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张斯文、李柏涛)31日,中国再保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再保合并总保费收入1784.83亿元,同比增长0.9%;合并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ROE10.74%,同比增加4.52个百分点;每股分红0.050元,同比增长19.0%。
中国再保总裁庄乾志表示,未来10年正是中国保险业补缺口的时期,也是大发展的时期,中国再保将牢牢把握保险服务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和灾害管理防护网的方向,立足主责主业,切实发挥保险再保险。
图为中国再保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集团合并承保同比增长超170%
数据显示,中国再保集团合并承保业绩再创新高,同比增长超过170%。各保险业务板块均实现承保盈利,其中,财产再保险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99.86%,财产再保险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89.38%,人身再保险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96.80%,财产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99.66%。
与此同时,中国再保风险管控稳健有效,各经营主体综合偿付能力充足。中再产险为225%,中再寿险为208%,中国大地保险为285%,集团合并为194%。
在庄乾志看来,中国保险再保险市场潜力很大。从金融结构看,我国保险业资产仅占金融业总资产的7%,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0%左右;从全球比较看,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重大灾害事故损失保险赔付比例只有10%左右,远低于全球保险业40%的平均水平。
“未来,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在推进投融资结构优化的同时,必须加快保险再保险市场建设,更好地发挥保险再保险在分散经济社会风险的功能作用。”庄乾志说。
国际业务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据庄乾志介绍,截至2024年底,中国再保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2024年,包括北京、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在内的国际业务各平台承保全面实现盈利,特别是桥社自收购以来,实现规模利润双翻番;桥社辛迪加1084跻身劳合社前三,盈利表现持续优于劳合社整体水平。
此外,中国再保持续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全年保障重大标志性工程和重点项目64个,提供风险保障近800亿元;承保韩国海上风电项目,支持中资海外重大海上风电项目落地;借助桥社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为中资企业海外项目增加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风险保障。
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
庄乾志介绍,中国再保立足数字经济时代新要求,持续迭代“数字中再”战略,以数字科技推动经营模式与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持续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中国再保完善数字化转型拓扑图和路线图,优化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提级管理中再巨灾公司,成立中再数科公司,构建科技“两翼”关键布局;出台数据管理能力提升三年规划,发布中国再保数据标准1.0版,数据治理制度体系初步构建;设计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字化转型评价机制。
二是深化科技赋能。中国再保集团数据中台和业务平台上线运行,提升数据驱动经营决策能力;持续迭代巨灾组合风险管理平台(CREST),自主研发的风控模型实现再保、直保两端应用落地;建设中国大地保险“灵山界”AI大模型平台,赋能9个业务场景创新;完成一体化网络安全边界和防御体系构建,安全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丰富平台生态。中国再保迭代升级地震、台风、洪涝巨灾模型,完善巨灾模型谱系;升级“再·耘”农险科技平台,赋能11家保险公司农业指数保险产品创新和风险评估;迭代寿险智能综合风控平台,助力20余家客户公司智能核保和理赔;升级新能源车险“再·途”平台,发布网络安全保险“再·安”平台,赋能新业务发展。
“从市场形势看,我国保险、再保险行业仍处于战略机遇期,面临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机遇、新一轮历史性的政策机遇、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机遇。”庄乾志说。
编辑:刘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