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韵 每经编辑 梁枭
3月31日晚间,中谷物流(SH603565,股价9.55元,市值200.56亿元)披露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58亿元,同比下降9.49%,主要系内贸运价以及运输箱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受去年上半年淡季运价持续走低拖累,旺季反弹时间推迟,2024年全年,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均值仅为1101.42点(PDCI指数),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平均运价水平。受此影响,中谷物流水运业务收入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1%。
公司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2021年—2022年期间,由于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的旺盛,出现了内贸运力补充外贸市场的情况,行业运价在此期间持续高位运行,2023年以来内贸集装箱运价逐步回归常态。根据PDCI指数,2024年上半年度行业平均运价指数较上一年同期下滑21%。
2024年,中谷物流完成运输量1129万TEU(标准箱),同比下降24%,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80%。为此,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进行降本增效。一方面,报告期内,中谷物流以全资子公司瑛楷海运为试点,通过多项措施,降低了内贸自营船队油耗,控制了燃油成本;另一方面,去年年中以来,外贸集装箱运价尤其是欧洲航线运价上涨幅度较大,中谷物流优化了运力部署,增加了对外贸市场的运力布局,将运力提供给外贸运营商使用,使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6%。
2024年,中谷物流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8%;扣非净利润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8%。公司方面表示,除燃油以及船租金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下降了25.39%、19.67%和118.88%,主要系业务开发同比减少、招待及差旅等项目同比下降、美元利息收入同比增加。
展望未来,中谷物流认为,由于国内市场大宗商品运输需求长期存在,碳排放约束下“公转水、铁”的运输需求将逐步提升,环保压力趋严背景下“散改集”发展趋势将愈发显现,再加上多式联运政策密集出台以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订,长期看,行业运力供给与行业的需求变化较为匹配。
从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公司建造的18艘4600TEU集装箱船舶陆续完成下水,自有运力有所提升,2024年度公司加权平均自有运力占比已达72.71%。
封面图片来源:公告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