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一路向南“闯码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年中国巡演收官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著名指挥家吕嘉迎着喝彩再度站上舞台,全场旋即寂静。弦乐涌动,《生日快乐歌》的旋律温暖流淌。这是一个来自第53届香港艺术节闭幕演出的可爱瞬间,那一晚,观众的掌声回响在维多利亚港的海风里,为成立15周年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送上饱含赞许的祝福。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登台第53届香港艺术节。高尚/摄

历经十天六城的旅途,日前(3月29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年中国巡演在香港收官,而此前,内地交响乐团已多年未在香港艺术节亮相——一支成立仅有数年、乐手平均年龄约为35岁的年轻乐团缘何得到青睐?这次乘着春光南下的巡演又将为行业带来哪些启迪?

打开视野,搅动文化生活的一池春水

廊坊、南京、武汉、成都、广州、香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巡演足迹蜿蜒向南,如游鱼搅动一池静水。

“交流让城市的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活力。”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说。巡演所到之处,乐迷们常感慨,这支来自首都北京的乐团带着不流俗、不简单的曲目,发出了“让人想要流泪”的纯粹之声;同行们来取经,有日子不见的老同学、老朋友一起涌进后台,丢出连串提问:如何具体操作大规模的巡演?票房收入怎么样?怎么才能得到大型艺术节的邀约?大家的问题细致而诚恳,讨论得一片火热。

巡演抵达武汉站琴台音乐厅。高尚/摄

在武汉,一位特别的观众、特别的同行让任小珑印象非常深刻。老前辈是原中央乐团的乐手,演出当晚,琴台音乐厅外,他对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年轻人说,你们真的很棒。老一辈音乐家经历过中国交响乐蹒跚起步、李德伦等大师身体力行用一场场讲座和演出普及基础知识的年代,如今,中国音乐事业的长足进步让老人家又欣慰,又自豪。带着一路上收获的感动与经验,肩负展示当代交响乐发展水平的责任,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年中国巡演抵达最后一站香港,在第53届香港艺术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结尾。

脱颖而出,靠实力拿下入场券

香港艺术节历史悠久,是闻名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盛事,从管理水平到艺术品位,这个国际化、高水准的平台对参演团体的遴选标准自成格调。上一次,内地交响乐团受邀出席已是25年前。随着香港、内地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及内地院团水准的不断精进,2023年12月,为香港艺术节挑选“菜码”的节目总监梁掌玮“偷偷”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演出现场,没提前招呼,也不过多寒暄,他想亲耳听听,这支成立不过十余年的年轻乐团是否真像传闻中那样出色。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香港文化中心外合影。高尚/摄

2010年3月,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宣告集结,从此立足于全国文化中心的滋养浸润,迅速成长。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便是一面映照来路的镜子,曾经,他的作品一度因艰涩复杂被视作“票房毒药”,许多乐团避之不及,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的带领下,从2016年起,敢为人先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次次向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发起冲锋。2021年和2023年,乐团两次中国巡演都带上了布鲁克纳作品,大获好评,2024年12月,吕嘉携乐团录制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发行,英国权威古典音乐刊物《留声机》用整版篇幅赞誉道,乐团对巨擘之作的诠释“极具情感表现力,音色灿烂而辉煌”。

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高尚/摄

“这是一支很前卫的乐团。”梁掌玮听过那晚的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认可有加。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同样欣赏乐团“不仅精于诠释经典作品,也积极推广当代新作”的艺术活力,认为“这与香港艺术节的使命不谋而合。”于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次登台香港艺术节,便被委以闭幕演出的重任——3月29日,乐团联袂女高音宋元明、钢琴家张昊辰,上演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爱之死”选段、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姚晨《造园》、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4部作品。从瓦格纳神秘动人的“特里斯坦和弦”,到斯克里亚宾超越生死的极乐,中外音乐家对生命与精神的终极追问形成连贯相通的主线,博得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里经久不息的喝彩。

站上“码头”,在广阔平台传播中国声音

“这是一套多元化、高水平的曲目设计。”吕嘉解读道,其中,姚晨《造园》特别值得一提——作曲家以中国园林为灵感,却不囿于描绘传统的花月春风、软语评弹。整首作品在粗粝与婉转交织的奇妙音色中层层剥开,叠山理水,种花植木,充满生命力的音乐语言喻指中国文人精神家园的筑造成长。“现在提到中国作品,我们不能只听《梁祝》。”吕嘉说,《造园》描绘了一种中国式的审美概念,重在“用节奏和色彩来激发想象”,是一种更加融入当代语境的创作手法。

高尚/摄

作为作曲家,姚晨坦言,脑海里对声音的再多想象、软件对乐谱的再多计算,都无法比拟“一支真正的乐团在你面前演奏的感受”,然而出于成本、收益、反响等实际考虑,许多新作品首演即终演。但在任小珑看来,即便担负风险,把中国作曲家的心血推向广阔平台仍是本土乐团应尽的一份责任。这次巡演,《造园》在多个城市完成首演,并最终来到香港艺术节这个经纪机构往来纷纭、集散全球各地优秀作品的“国际大码头”。“我们必须抓住机会,传播好新时代的中国声音。”任小珑说,“这里的文化交流面向全世界,我们要为登上更大的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创造可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一路向南“闯码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5年中国巡演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