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团场美落调色盘

胥玉龙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库尔德宁景区写生(摄于2024年10月2日)。 杨宁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通讯员 杨宁

3月27日,四师六十九团胥玉龙在画室里轻轻抚平一张崭新的画布,准备开始创作。

“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城市街头,每天都有新变化,这些都值得我用画笔记录。”胥玉龙说。

胥玉龙出生在四师六十九团,团场是他艺术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灵魂的栖息地。他是听着父辈们讲述的兵团故事长大的。

在成长过程中,他亲眼看见了父辈们在艰苦环境下,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建设团场的情景。那些劳作的身影、质朴的笑容、坚韧的眼神,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源泉。

大学毕业后,胥玉龙毅然回到家乡,先后在四师七十六团中学和六十九团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仅给学生传授绘画技巧,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深化对兵团精神的理解。

课堂上,他总是充满激情地讲述每一幅经典画作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他辅导的学生多次荣获省部级美术奖项。

退休后的胥玉龙没有选择悠闲地安度晚年,而是主动为繁荣团场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他义务教授职工群众书法和绘画,希望通过艺术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在他的课堂上,学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胥玉龙总是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员,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线条练习开始,一步一步引导他们掌握绘画技巧。

“艺术没有门槛,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的心,就能在绘画中找到快乐。”胥玉龙常说。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绘画,团场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了。

胥玉龙的油画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每一幅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其中,组画《长津湖冰雕连》《时代的烙印》《回家》在“秦韵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这无疑是对他艺术成就的一种认可。

《长津湖冰雕连》的创作源于一次偶然机会。“当时我在网上观看了电影《长津湖》,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胥玉龙回忆道,看完电影后,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形象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一个强烈的念头产生,他要做点什么。

于是,他开始上网查阅有关长津湖战役的资料,深入了解战役的每一个细节。在创作《长津湖冰雕连》油画的过程中,他几乎利用了所有闲余时间,精心刻画每个战士的神态,力求还原当时的场景。画中的战士们,在天寒地冻的阵地上,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不屈。其中,一名战士的眼角还流着泪水,那泪水里不仅有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还有对胜利的渴望。胥玉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感动了无数观众。

《时代的烙印》是胥玉龙对兵团岁月的深情回忆。画作描绘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团场职工群众的生活场景,奖状、桌椅、板凳、房梁、席子等细节,充满浓浓的怀旧气息。

“这幅画再现了我小时候的生活场景,能够加深年轻一代对团场的了解。”胥玉龙说。

除了这些作品外,胥玉龙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画作,如《岁月流金》《我的女儿》《乌孙古道天堂湖》等。作品风格各异,有的展现了新疆的自然风光,有的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温馨瞬间,每一幅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在艺术道路上,胥玉龙不断探索创新,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光影营造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他的作品受到许多团场职工群众的喜爱。

如今,胥玉龙依然活跃在团场。他用画笔记录团场的发展变化,用艺术弘扬兵团精神。“艺术就是真实记录生活,未来只要还能拿动画笔,我就会一直画下去。”胥玉龙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团场美落调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