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通 讯 员 祖蔚绮 贺洁靓
晚报记者 陈 强
本报讯 最近,海宁有人举办婚礼,居然引来人民日报、环球网、光明网、中国青年报、浙江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消息,点击量瞬间突破10万!
这一婚礼经媒体发布后,居然还冲上热搜,阅读量很快突破5300万+!全国大批网友了解了相关情况后都纷纷点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场婚礼的新娘叫殷志颖,是海宁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的急诊科医生。3月23日晚,她在海宁一家酒店举办婚礼,她的同事、医院急诊科部分医护人员受邀前来见证这一幸福时刻。
当晚7点多,酒席吃到一半,在场的海宁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急诊科主任吕兰突然接到值班医生打来的紧急电话:“抢救室有名中年男子心肺骤停,有ECMO指征,已征得家属同意,请立即赶来!”
患者今年40岁,这段时间出现感冒症状,但谁也没想到,这竟是爆发性心肌炎的凶险前兆!当时,患者送医后,值班医生迅速展开抢救,但由于病情严重,常规手段已难以维持生命体征。经紧急评估,需要上ECMO,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机会。
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作为医院ECMO团队的核心成员,一同来喝喜酒的急诊科副主任胡文庆、医疗组长余钊、副护士长金玲敏、护理组长王青霞,连同急诊科主任吕兰在内的几人几乎同时放下手中的碗筷,立刻赶回医院展开抢救……
“每一分钟都是生死时速!”余钊事后回忆,“整个团队都处在飞驰状态,生怕耽误一秒钟。一路上,我们通过电话与院内同事紧密配合,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他们进行ECMO的准备措施。”
10分钟后,团队成员到达医院,大家分工合作、紧密配合,立刻精准定位,开始穿刺。17分钟后,ECMO成功转机,当暗红色的血液在膜肺中重新焕发生机时,手术室里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虽然这么多同事在婚礼上不辞而别,但他们的行动获得了新郎新娘一家人的理解。“作为急诊科医生,被临时喊到医院抢救是常态,当时我也想参与其中。”事后,新娘殷志颖笑着说。
“医者仁心就是最高级的浪漫。”事后网友纷纷表示,这个特殊的婚礼插曲,是对医者仁心最生动的诠释,向白衣天使致敬!
这场生死时速的抢救行动,赢得了全网点赞。其实,这样的场景,对海宁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ECMO团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支急诊、重症、超声、血管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特种部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投入“生命保卫战”。
据了解,ECMO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通过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急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ECMO治疗的娴熟开展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得益于浙大一院的紧密托管,海宁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多人次前往浙大一院ECMO培训基地学习,2021年,海宁市人民医院率先在浙北县级医院开展ECMO治疗。截至目前,海宁市人民医院的ECMO团队已经挽救了24位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