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张应隆 通讯员 邓圆谧
本报讯 近日,省水利厅召开水旱灾害防御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根据预测,今年全省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事件趋多趋频。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河网纵横交错,治水环境复杂,历来汛期防洪排涝压力大。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针对2025年汛期防汛保障工作,嘉兴水利部门已早早启动防汛备汛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力以赴打赢水旱灾害防御硬仗。
据市水利局水文站数据统计,今年1至2月,嘉兴各代表水文站平均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少60%至70%,主要河道水势平稳,杭嘉湖南排工程合计排水0.23亿方。“今年开年以来全市总体水情平稳,目前主要是围绕汛前设施检查、应急演练和系统维养三方面开展专项部署。”嘉兴市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但随着汛期临近,且根据省水利厅水文气象预测情况来看,今年水利部门将面临严峻考验。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市水利部门不断提高防汛敏感性,提前精细调度南排工程。“目前我们能够根据气象预报指令南排工程提前启动预排水措施,精准把握梯级调度,动态控制运行水位,为后期持续性强降雨预留最大调蓄空间。”市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能够做到更加精确、精细调度工程,得益于我市智慧水利建设和数字孪生水利系统的不断迭代升级。
近年来,嘉兴着力构建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原水网综合工程体系。“从嘉兴水利的基本特征来看,数字孪生水利主要是实现基于嘉兴平原水网的数字孪生建设。”市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嘉兴数字孪生水网构建了“一脉三引多通道”的总体格局,以防洪排涝、水资源调配、水生态环境等核心业务为主线,实现“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多目标的综合调度。
“同时我们今年还明确提出新建水网工程数字孪生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水利数字化决策、服务、执行、监督和协同治理能力。”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