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微生物课题组:浆水+科技为健康和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浆水益生菌系列产品:浆水酸奶、浆水啤酒、浆水白酒
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负责人李祥锴教授
原本,浆水只是西北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如今,当一碗平淡无奇的浆水与科技碰撞在一起,别说古人,就连浆水本身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健康新宠。
近年来,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李祥锴教授团队以其深厚的科研实力,将美食“浆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浆水益生菌系列产品,为健康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传统与科技的碰撞
是什么让浆水入了科学家的法眼?“我是搞微生物的,对发酵食品很感兴趣。来到兰州后,我发现浆水是唯一一种不放盐的发酵食品,这让我对浆水特别感兴趣。“说这话的,是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负责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祥锴。
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环境中功能微生物资源的挖掘。近年来,李祥锴团队主要聚焦浆水益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将“环境修复”的思路应用到人体健康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一位曾经在外工作饱受痛风折磨的朋友说,他回到兰州后每周都吃浆水面,痛风不犯了,我就联想到是不是浆水里有益生菌能够分解尿酸,并决定一探究竟。”
2021年,经过4年研究,李祥锴团队终于成功在浆水中分离出发酵黏液乳杆菌GR-3,它可有效降低动物体内的尿酸和控制尿酸的积累。此项成果发表在微生物领域知名期刊《肠道微生物》上,这一发现也让患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有了新的治疗思路。
创新与健康的双向奔赴
发现浆水益生菌有降尿酸的能力,如何顺利将益生菌送入人体肠道,让它们“定植”在人体肠道中,持续为分解嘌呤产生作用,从而真正帮助到大众?
为此,课题组从提高益生菌活菌数量角度出发,充分发挥GR-3的独特功效,开发出浆水酸奶,使得一杯浆水酸奶的有效益生菌数量相当于数万碗浆水。同年,浆水酸奶项目通过武汉大学科技园向兰研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进行了转化,并联合安琪酵母实现了产品落地,在武汉销售高峰时期一周出货量达到1.2万杯,8个月销量达12万杯。2023年8月,该项目通过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民政府牵头,实现了技术转化和产品落地,于2023年10月完成正式产品的生产并上市销售。
继浆水酸奶问世后,2022年,课题组又出新成果——浆水啤酒。
榆中县是兰州市百合产业大县,为了延伸百合产业链,增加种植户收入,2022年年底,榆中县与课题组对接,通过浆水益生菌发酵百合,开发了浆水益生菌百合产品——浆水百合。
实验室里的浆水益生菌百合
科技赋能 前景广阔
截至目前,李祥锴团队从浆水益生菌中共成功分离出12种菌株。课题组与浆瑞康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应用3号、5号和8号菌株生产的浆水酸奶、浆水百合、浆水白酒和浆水啤酒等4个产品,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浆水益生菌作为西北特有的微生物资源,它的研发和应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关产品自2021年先后上市后,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每年的店铺销量在市场排名前十,目前所有的产品年产量在上百吨,年收入上百万。尤其是浆水百合,不仅带动了当地百合存储运输困难的问题,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浆瑞康科技(甘肃)首席营销官谢秉辛介绍说。
目前,课题组对于浆水益生菌的研发还在继续中,“浆水是一个益生菌的宝库,犹如一个金矿只开发了表面,后面还会有更多,有待进一步去发掘。”李祥锴说。
虽然目前益生菌仍属于保健品,但根据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趋势,“益生菌药物”或将成为下一代代表性药物,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用浆水益生菌来替代抗生素,是我们未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虽然在浆水益生菌研发方面成果丰硕,但在李祥锴看来,课题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祥锴表示,甘肃是一个资源宝库,多年来,兰州乃至甘肃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给予了兰大科研工作很多照顾,兰州大学对课题组团队建设等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作为一个拥有50名科研人员的大学科研团队,将以立足甘肃,立足兰州,做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国际一流的产业成果为宗旨,加快益生菌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程,使其更好地为人体健康和地方经济服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文/图
责任编辑:穆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