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征程中,兰州新区秉持强化“法”的保障这一核心理念,全力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致力于扩大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建设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精心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
紧扣重点节点 奏响普法强音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翩然而至之时,新区迅速行动,积极组织开展妇女权益保障主题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奏响妇女权益保障的温暖乐章。吉利家园社区精心谋划,邀请辖区法律顾问莅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妇女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法规知识,举办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法律顾问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引,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要点,随后还贴心地提供一对一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现场,一位位女性带着疑惑而来,怀揣满意而归,切实感受到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强大力量。彩虹城中心社区则别出心裁,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妇女节文艺汇演活动。舞台上,演员们载歌载舞,展现女性风采;舞台下,有奖问答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主持人围绕妇女权益保护、社区妇女安全知识等主题设置趣味问答,居民们踊跃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妇女维权意识悄然扎根心间。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携手法院、检察院、民政司法和社保局、城乡发展局等单位,于兰州新区中川体育公园盛大举行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宣传展板林立,宣传物料如雪片般分发到群众手中,工作人员热情满满,耐心解答群众咨询,受理解答群众咨询,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与此同时,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也积极投身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宣传浪潮,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商超”系列活动。工作人员深入乡村的田间地头、社区的大街小巷、商超的熙攘人群,发放宣传册,向公民普及食品安全、老年消费等法律知识。从消费者有哪些权益、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细致宣讲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和维权渠道,引导公民科学、理性消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靶向”普法精准发力 法治之光温暖人心
2024年,兰州新区出台《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工作职责》《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制度》,有序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稳步前行。2025年3月,针对“两类人员”实际所遇问题,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法律知识专题培训。培训现场,讲师采用以案释法等形式,将与社区矫正对象日常工作、生活关系密切的法条抽丝剥茧,详细解读。从工作中的劳动权益保障,到生活里的邻里纠纷处理,无一遗漏。讲师明确告知社矫对象在矫正期间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使社矫对象清晰了解应当如何配合矫正改造工作。此次培训,帮助移民安置区“两类人员”进一步增强守法观念,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注入法治力量。
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暨证书徽章发放仪式上,甘肃霍萍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题,从婚姻家庭、侵权责任、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等四个方面,带领大家进一步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律师结合实际案例,生动阐述法律要点,让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培训结束后,“法律明白人”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依法解决矛盾纠纷能力,更增强了责任感和荣誉感。他们将如同火种一般,在各自的社区、乡村传播法治理念,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贡献力量。
青少年是法治教育的未来希望。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区依托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常态长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心,青少年们通过观看法治教育影片、参与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沉浸式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在一场模拟法庭活动中,扮演法官的学生严肃地敲响法槌,那一刻,法律的种子已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种下。这些活动,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助力他们成长为法治社会的坚定捍卫者。
常态化开展“法治外卖进万家”活动,成为新区普法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外卖骑手们化身法治宣传使者,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份份外卖,不仅传递着美食的温暖,更承载着法治的力量。持续开展这一活动,依托骑手送外卖的机会。通过这一举措,成功打通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极大提升法治宣传质效,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家庭。
开创出法治建设的崭新局面,让法治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新区居民的心中,在强化“法”的保障之路上,新区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