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理事、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高端对话及“构建开放世界经济:挑战与出路”分论坛。现结合媒体报道内容将其主要观点分享如下:(全文约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市场化,是提信心
3月25日,在首场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现场,吴晓求对中国经济要扩大开放的重要性表达了赞同。他认为,开放是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引擎,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并不意味着外循环不重要,而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水平,寻找一种抗衡外部不确定性的力量。
吴晓求表示,中国经济未来最重要的是信心,这一信心既是消费者的信心,也是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企业家和市场主体的信心,而信心来源于完善的法治。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强调,制度的作用比政策重要,政策只是短期调节,制度包括法治是一个长期稳定的机制。同时,中国经济过去40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中国能不断完善法治并争取有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经济将充满希望。
解除人们对消费的约束,
需要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3月27日上午在以“构建开放世界经济:挑战与出路”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吴晓求分享了他对中国经济总体的看法。吴晓求表示,“中国经济今年目标是 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目标,我们要通过努力才能够实现。”
谈及中国经济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吴晓求指出,其一是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要调整到以消费需求包括出口拉动的模式中。其次是人口的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出生率也不乐观,这对中国经济是一个潜在、长期的约束。
吴晓求认为,近来,中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刺激消费,但消费的刺激是以收入的增长和就业稳定为前提的,“我们在这些方面遇了一些压力”。他表示,中国过去是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当80%到 90%领域的供给出现过剩,这种增长模式就需要要调整,调整到以消费需求、包括出口拉动的模式中。
然而,“若要解除人们对消费的约束,需要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要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也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吴晓求分享道。
他还表示,如何用有效的政策实现营商环境、法治的完善,实现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在内的企业主体有信心,实现让资本留下来不流出去,这些都是未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改革的重要任务。
总体而言,吴晓求补充道,中国经济最新的动能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迭代和结构转型。目前中国政府在改善外部环境,扩大外部需求和促进消费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高关税非常不正常也不理性
同时,吴晓求认为,中美无论是外交还是经贸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中国来说是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同时中国应该重视对欧洲的经贸,甚至包括其他方面的关系。
高关税将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改革?多位重磅嘉宾针对上述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高关税肯定对经济增长有害,如果设置得太高会影响资本、货物、人才、科技的流动。按道理这是经济学的常识,但是有些国家正背离这种常识。”吴晓求认为,高关税是非常落后的观念,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吴晓求认为WTO(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原则仍具有价值。
“虽然未来可能双边、多边或者区域贸易规则会部分取代 WTO 的规则,但是还要体现WTO中的低税负、透明交易的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有诉讼机制,遇到不公平可以诉讼、解决争端的合理机制。”吴晓求说。
吴晓求指出,所有经济活动、贸易活动都应是平等的,但世界似乎正在走向以强凌弱。这是不正常、不理性的。遵守国际规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规则不能凌驾在国际规则之上。如果每个国家都以本国利益为先,世界将走向混乱。
【战略合作招募】“NSE50季度论坛”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的品牌活动,每季度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大趋势,邀请宏观经济专家、产业和投资领域高管及专业研究人员进行研讨交流,提供宏观趋势、产经动态和金融投资的分析解读。现诚邀战略合作伙伴参与组织举办“NSE50季度论坛”,共同打造“政、企、学、研”交流合作平台。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是由贾康、洪崎、白重恩、王庆、姚余栋、黄剑辉等12位学者发起设立、经政府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于2013年9月的新型“民办非企业”智库组织。
成立以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通过构建跨界合作的“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和“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成员和研究员来自于国家有关部委和研究机构、著名高校、一流智库、国际投行、国内金融机构等),举办了100多场学术论坛及研讨会,出版了《新供给: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等几十部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系列专著和编著,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公益性学术论坛、前沿重大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多次为国家重大决策建言献策,获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同时,注重加强与国内外智库、政府机构、市场和社会组织交流与合作,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跨界合作、具有高学术品味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型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