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多部门联合开展清明节前防火宣传。
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气温不断升高,加之清明临近,群众祭祀扫墓、踏青出游日渐高峰,森林防灭火等级不断提高,防火形势不容乐观。为切实筑牢节前防火墙,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甘河森工公司全面落实森工集团春季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推进“预防+应急+保障”全链条建设,通过构建“理论+实操+演练”三位一体培训体系,着力提升防灭火专业化水平,全力抓实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切实做到防火于未“燃”。
深入村屯、牧户宣传防火。
集训实战锤炼过硬本领
4月1日,该公司督查组一行深入村屯牧户进行宣传、查看,森林防火宣传标识设置、防火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并通过询问管理人员了解森林防火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置措施落实情况。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据悉,自进入春防以来,该公司就开始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了《2025 年防灭火能力提升方案》,建立“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分级负责”工作机制。连续举办了 8 期专题培训班,覆盖驾驶员、通讯员、瞭望员等 8 类重点岗位1100 余人次。特别邀请内蒙古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团队开展“定制化”教学,系统解读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剖析全国典型事故案例,强化“隐患即事故”的风险意识。坚持“训战一致”原则,创新开展“三个一”实训模式:每日一次装备巡检、每周一次应急演练、每月一次综合考评。持续深化专业森林消防队技能培训,通过“理论授课+ 火场模拟+ 应急避险实操”三维教学,重点强化初期火情处置和紧急避险能力。开展了野外作业安全培训,针对高处坠落、机械操作等风险点,设置12个实景模拟场景,参训人员通过“体验式学习”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举办2025年瞭望监测人员防灭火安全培训。
科技赋能锻造专业队伍
针对应急通信“生命线”建设,公司投入150 万元升级通讯装备,组织开展卫星电话、超短波电台、无人机集群等8 类设备专项培训。防火通讯培训班上,技术骨干通过模拟火场环境,完成VOIP 卫星电话与多旋翼无人机协同作战演练,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保障。无人机实操培训中,参训人员重点掌握了灾害监测、物资投送等实战技能,确保复杂环境下“看得见、联得上、传得快”。严格执行“日常巡检+ 专项维保+ 周期监测”三位一体管理制度,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对防灭火装备进行全面“体检”。3月以来,累计检修风力灭火机、油锯,维护通讯设备等12次,确保装备完好率达100%。对瞭望监测系统进行了维护升级,进一步确保远山智能识别摄像头数据传输畅通,实现重点区域火情监测全覆盖。
开展森林防灭火进校园活动。
立体宣教织密防控网络
以“五进”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专业森林消防员组成宣传队深入社区、车站、村屯等重点区域,通过发放400余份宣传资料、开展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十不准”用火规定。走进校园将防灭火知识以寓教于乐互动教学的方式传递给中小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宣教模式,积极构建以点到面全员防火的新局面。同时,依托“林长+”,特别针对春耕农事用火高峰期,在村屯设置流动宣传站与居民签订防火承诺书,构建“群防群控”责任体系。
各检查站严格执行扫防入山。
重要节点构筑防火“壁垒”
清明节前,该公司超前谋划严密部署,第一时间召开森林防灭火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制定“清明节堵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将各责任区防火包片、兵力布防、火源管制、应急准备等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确保各项措施层层有效落实。通过悬挂横幅、插挂宣传旗、进社区现场讲解等形式提高职工居民森林防火意识。利用移动、联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清明节”防火宣传信息及警示短视频,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制定并发放“防范森林文明祭祀倡议书”,提倡移风易俗,采取敬献花篮、墓位清扫、网上祭祀等文明、低碳、环保、安全的方式祭祀,改变不良用火的传统习俗,引导职工群众逐步形成生态绿色殡葬理念,切实可行的做好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筑牢防火坚实“壁垒”。
从人员培训到宣传教育,到设备维护到机制建设,再到全方位落实森林防灭火工作。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保证了公司防灭火队伍专业素养显著提升,3月份以来,应急演练响应时间同比缩短20%,装备故障率下降35%。下一步,甘河森工公司将继续紧紧围绕森工集团“智慧林业 数字森工”建设,抓实“智慧”防火体系建设,以“预防为主、防灭结合”为方针,持续深化“人防+技防+智防”融合发展,积极为守护祖国北疆绿色长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玉荣
新闻编辑: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