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19岁收到父亲的信,49岁焦媛回信给病逝的父亲

转自:上观新闻

“面对观众,我好像更容易表达最深的感受。所以过了这么多年,我选择通过独角戏把亲身经历与观众分享。”5月23日、24日,焦媛自编自导自演的《约定·香奈儿》将在YOUNG剧场进行上海首演,为YOUNG剧场“香港·艺术自在嘢”收官,“我完全把自己搁在舞台上,没有角色,只有焦媛绝对真实的一面。私密的话未必对亲人说,因为有很多复杂的心情在里头,我情愿对陌生人说。”

《约定·香奈儿》

49岁的焦媛生于北京,4岁举家搬去香港。原为京剧演员的父亲,去工厂做工养活全家。焦媛渴望站上舞台,替父亲完成心愿,在好不容易得到机会时,她收到父亲病逝的消息。《约定·香奈儿》舞台上,焦媛做回自己,真人真事配以多首王菲金曲,回忆成长,诉说父亲的一生与自己的思念。

从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焦媛四度获香港舞台剧奖提名最佳女主角,凭《金锁记》提名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以及壹戏剧大赏最佳女主角。她在5年里主演近160场《蝴蝶是自由的》,创造香港舞台剧纪录。

全剧从父亲如何重男轻女开篇,年轻时焦媛渴望证明自我,得到父亲的认可,“当我回忆这些年,它就涌出来了,我想找原因、找答案。”剧中有父亲给19岁的焦媛写的一封信,当时她考上香港演艺学院,“我突然感到人生走到另一个阶段,很晚才回家,第二天就上学,与父母见面越来越少,有一个晚上,父亲留给我一封信。”

《约定·香奈儿》

上海登台,焦媛将加入自己给父亲的回信,“隔一段时间演《约定·香奈儿》,我都会重新调整自己,上海版会加一首歌和一段故事。父亲在我19岁时写了一封信,我一直没有回信,现在我决定要回信。”

3月14日—3月30日,焦媛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舞台剧《彩虹的尽头》再现好莱坞传奇巨星朱迪·嘉兰故事。“我每晚与朱迪对话,感谢她保佑演出顺利,然后我与父亲对话。每次我来内地演出,都特别思念父亲。我生在北京,上海、北京这些城市对我来说像回老家。”排演期间,焦媛一个人在上海待了两个多月,“父亲仿佛一直在背后支持着我。上周,我突然想给他写信,所以加了这个情节,歌想好了,信也写好了。”

2000年,焦媛父亲病逝,她坦言,“回忆很残忍,我有心理准备,会痛,但是痛完后的感觉,我想象不到。”纠结于父女关系的焦媛,因此写下《约定·香奈儿》剧本,从第三人的视角观察自己的家,“回忆通过文字写出来,借由肢体、歌曲释放给观众,我慢慢把父亲的去世放下。前几年,我一说到父亲,马上哭,现在我也不是特别能忍住,但是感觉不一样了,他永远在我心里,却不再有以前的那种伤痛。”

《约定·香奈儿》中,焦媛演唱《约定》《香奈儿》等多首王菲歌曲串联剧情,如《约定》“就算你壮阔胸膛,不敌天气,两鬓斑白,都可认得你”,《新房客》“不晚不早,千里迢迢,来得正好”,《旋木》“音乐停下来,你将离场,我也只能这样”,《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天晓得,既然说,你快乐于是我快乐”等。“10岁前,我喜欢邓丽君,因为爸爸很喜欢她。我爸在家里不是听京剧,就是听邓丽君的歌。在我开始青春期,有了自我意识,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时候,正好是王菲的年代,所以大胆用了她的歌写我的成长。”

焦媛喜欢花,《约定·香奈儿》布景有很多花,投影是歌的内容,也是以花为主,“把我最喜欢的东西都摆在《约定·香奈儿》。这部戏讲我很爱的人,但是如果不爱自己,我们没有能力去接收对方爱的能量。我想通过《约定·香奈儿》告诉观众,多爱惜自己,才有能力接受他人。”

4月2日是焦媛的生日,她悄悄飞回香港给妈妈惊喜,“以前外地巡演三四天,我就回香港,然后再出发。《蝴蝶是自由的》在上海演了很久,也有工作人员陪着我。这次来上海,我只有一个人。我一直以为自己很独立,不太想家,因为早习惯了巡演,很会收拾行李,拉个行李箱就走。可能现在年纪大了,这次来上海,我真的想家了。在上海时,我不敢给妈妈打电话,怕她担心,就一直忍住。我妈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回去,我打算在我的生日给她惊喜,这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了。”

《约定·香奈儿》由焦媛自编自导自演,她从《彩虹的尽头》英国导演保罗·加林顿学会如何赞美演员,“我真的觉得自己进了夸夸群。导演认为要给演员自信,如果演员被打垮了,一旦怀疑自己就完蛋了。他启发我执导和教学生时多鼓励对方。”

作为独角戏,《约定·香奈儿》带有实验性质。“舞台是我的灵魂伴侣、精神支柱,生活中未必达到或者追求不到的东西,舞台可以给我,我很需要它。”在焦媛看来,戏剧的商业成功归根到底在于能不能打动目标观众,“我不想循规蹈矩,我喜欢的东西不是一般人有胆量去做的。一路走来,我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结果肯定不会太差。因为喜欢,你会有激情,愿意投入。商业与作品的艺术性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把戏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知道,有买票的欲望。只做不卖票的剧,没有前途。”

原标题:《19岁收到父亲的信,49岁焦媛回信给病逝的父亲》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19岁收到父亲的信,49岁焦媛回信给病逝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