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新韬)4月1日,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南宁民歌湖启幕。其中,在非遗大巡游和展示展演中,广东普宁南山英歌舞、宾阳游彩架、马山壮族会鼓、广西木偶戏、壮族啵咧、京族独弦琴、壮族马骨胡艺术、壮族天琴艺术等悉数亮相,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当日,民歌湖热闹非凡,不少人的脚步是跟随广东普宁南山英歌舞表演队的巡游节奏在移动。锣鼓声铿锵有力,表演者英姿飒爽、气势如虹,吸引不少游客拍照录视频。南山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传统群体舞蹈,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和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
同样,宾阳游彩架、广西木偶戏、壮族啵咧、京族独弦琴、壮族马骨胡艺术、壮族天琴艺术展演台前也围满了人。“太神奇了!几名孩童仅站在丁点大的道具上,身上没有任何依托,但稳如立于平地。”“快看,孩童脚下的风火轮还在转动。”……在宾阳游彩架前,市民游客不仅惊叹于宾阳游彩架的技巧与造型,还带着各种好奇和疑问希望能破解。
以广西木偶剧团为代表的广西木偶戏,融合广东、广西木偶艺术精髓,并不断演变发展成广西独有的特色木偶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当天,在展演展示中,市民游客近距离欣赏了栩栩如生的广西木偶道具。京族独弦琴,演奏者弹拨出优美动听的曲目;壮族马骨胡,是壮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因琴筒用马腿骨制成而得名;壮族天琴艺术,演奏间尽显民族风情……这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道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文化大餐。
节庆搭台,经济唱戏。记者采访了解到,广西三月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商圈带来了大量客流,带动商圈消费。在南宁民歌湖街区和周边店铺,各类非遗美食、文创产品、《博物馆里的“三月三”》书籍等热销,餐饮店更是座无虚席,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