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太极拳圣地广纳八方客

转自:邯郸日报

永年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韩立 李天一 通讯员 杨士科 程名

邯郸是历史文化名城、闻名遐迩的太极拳圣地,承载着深厚的太极文化底蕴。

广府,从水城、古城到太极城的焕变与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历史的自然进程与杨露禅、武禹襄两大宗师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诠释着动静相生的生命韵律;一开一合,似山河舒卷,承载着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

今天,太极拳早已超越了强身健体的范畴,成为了连接世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从民间武术到世界文化瑰宝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太极拳,这一承载着中华千年智慧与文化的传统武术,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邯郸永年,作为太极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诞生了杨式、武式太极拳并派生出吴式和孙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著名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均在此出生成长。杨露禅学艺归来后,在永年传授太极拳,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拳理吸引了众多追随者,杨式太极拳由此逐渐传播开来。武禹襄则在研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创编出武式太极拳,为太极拳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1991年,第一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在永年广府成功举办。这一盛会标志着太极拳开始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如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前身为“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已成为国际太极拳界的重要盛会,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国际化进程。

2024年第十五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爱好者在研习拳术的同时,也深化了对“和谐共生”“刚柔并济”等太极理念的理解。太极拳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成为太极文化最具亲和力的载体。

传承创新让太极文化永放光芒

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源与流”“形与神”的互动,共同构成了以阴阳哲学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

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其源头可追溯至《周易》)这一哲学体系渗透于道家、儒家、医家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涵盖宇宙观、方法论、养生理念的综合文化形态。

太极拳文化则是太极哲学在武术与养生领域的具象化实践。它以太极拳拳理、技法、传承体系为载体,将“阴阳互济”“以柔克刚”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肢体语言和生活方式。太极拳文化既是太极哲学的实践分支,也是其传播载体。

太极拳的诞生直接得益于太极哲学的滋养。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更明确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将拳术与宇宙生成论相联结。

《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的经典理论,被太极拳界奉为圭臬,为永年广府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武禹襄在研习太极拳时,将多家拳术融会贯通,创造了精神内涵丰富、外示安逸、形似枯枝老梅、小巧紧凑的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和其外甥李亦畲还在实践的同时,倾毕生的精力整理钻研太极拳论,撰写了《太极拳解》《十三总式说略》等诸多著作,通过理论上的深入探索,把太极拳理论推到了很高的水平。

杨式太极拳的发展也与王宗岳的拳论有关。杨露禅与“三武”私交甚厚,其后代得到武式赠与的王宗岳、武禹襄之拳论,在王、武等前贤拳法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

为了深入研究太极拳文化,传承和弘扬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全球首家大学建制太极学院——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成立。学院不仅开设了太极拳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太极拳人才。同时,还与永年区共享教学师资、太极文化环境、历史等资源,为永年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城、水城、太极城”的独特魅力

永年广府古城,这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坐落在4.6万亩永年洼地中央,是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它不仅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墙、古民居院落等历史遗迹,还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的发展丰富了这座水城、古城的太极文化内涵。

太极文化倡导“致中和”,太极拳则以“立身中正”为技法根基,通过“不偏不倚”的拳架训练,将中和理念转化为身体记忆,实现“以拳修德”的文化功能。

杨露禅“沾连粘随”的实战技法,武禹襄“引进落空”的技击理论,不仅深化了对阴阳转化的理解,更通过“以武证道”的方式,将抽象哲学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体系,使太极文化从形而上的思辨走向了具象化的生活智慧。

太极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应用于广府古城的生态修复,而太极拳的“慢运动”模式则成为都市人群缓解压力的养生选择,二者共同构建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对话平台。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永年广府古城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太极拳文化与古城旅游、水乡风光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在广府古城,可以漫步在古老的城墙之上,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可以参观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领略杨式、武式太极拳的诞生与发展历程;还可以在永年洼欣赏水乡风光,体验太极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意境。

定期举办的太极拳表演、太极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太极拳的深邃魅力。永年广府古城不仅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更是太极拳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广阔平台。

巍峨的广府古城之上,太极拳文化与太极文化“道”与“器”的辩证统一,太极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太极拳文化的实践路径,通过历史积淀与当代创新,持续演绎着“以拳载道,以道润拳”的文化生命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独特样本。

全球太极拳发展的里程碑

永年太极拳对全球太极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杨式太极拳已传播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普及最广的太极拳流派。原国家体委以杨式为蓝本编订的24式、48式简化太极拳,成为国际通用教材。永年被全球太极拳爱好者视为“太极圣地”。

杨式的大众性、武式的实战性等独特优势,为永年太极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两位宗师武艺高强、品德高尚且培养了众多优秀弟子,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影响力逐渐扩大;研习太极拳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性,契合了现代人的养生需求;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去学习,永年太极拳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

永年的太极拳文化不仅是中国武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了全球对中国哲学与养生理念的认知。

近年来,邯郸全力推进“世界太极拳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连续举办十五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吸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拳友共襄盛举;“全民太极”活动推动太极拳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让数百万群众共享太极福祉;“城市太极”建设充分利用广场、公园,高标准打造近200个城市太极拳练习场地;“印象太极”持续提升广府古城5A级旅游景区品质。

大力发展的太极文化产业,不断延伸的太极产业链条,使太极拳文化旅游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邯郸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太极拳圣地广纳八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