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优化通道、畅通网络、强化枢纽、提升服务等一系列任务措施,对于珠江水运加快打通堵点卡点,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促进沿江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补短板 畅通珠江水运体系联通经络
目前,珠江水系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距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行动方案》聚焦加快推动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落地实施,提出了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的建设重点。
一是干线畅通。《行动方案》将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明确了着力破解局部拥堵和区段标准不统一的重点任务。珠江水运将加快推进西江航运干线一级航道上延至南宁,推动长洲枢纽船闸扩能,提升水运大通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挥黄金水道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作用。
二是干支连通。《行动方案》聚焦主干线大通道向内陆地区辐射联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破解干支航道衔接水平不高的重点任务。珠江水运将贯彻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总体思路,加快右江、桂江、左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柳黔江、红水河等重点航道扩能改造,降低西南资源禀赋地区大宗散货物流成本。
三是省际贯通。《行动方案》聚焦重点省际航道通航瓶颈,进一步明确了集中力量破解闸坝碍航的重点任务。珠江水运将以中西部地区省际航道为重点,加快推进右江百色、红水河龙滩等通航设施建设,打通云南、贵州南下珠江的水运大通道,更好促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是水网融通。《行动方案》聚焦珠三角航道网内畅外联,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补齐航道网局部标准不衔接的重点任务。珠江水运将提升崖门出海航道、莲沙容水道等重点航道通航能力,稳步推进东江航道建设和北江航道船闸扩能,高效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积极拓展平陆运河功能,推动形成全国高等级航道“一张网”。
二、提能级 打造珠江水运体系联通中枢
珠江水系已经形成以8个主要港口为核心,18个地区重要港口为基础,6个一般港口为补充,层次分明的内河港口体系。《行动方案》聚焦巩固提升内河港口枢纽能级,提出了珠江内河港口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强保障。《行动方案》从重要港区建设、岸线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珠江水运将继续发挥主要港口在大宗散货运输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南宁、梧州、佛山、肇庆港集装箱喂给运输,构建以贵港、梧州、来宾、清远港等为重点的煤炭、粮食、铁矿石运输格局,推动南宁、柳州港商品滚装汽车运输发展。
二是强服务。《行动方案》从航运服务功能提升、港口功能优化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珠江水运将依托广州、西江航运交易所,发挥西江港口联盟作用,加快航运信息、商贸、金融、保险、人才等航运服务业发展,积极推动珠江内河主要港口申报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三是强融合。《行动方案》从一体化布局、港区开发改造、临港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珠江水运将加强港口与后方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统筹融合发展,加强港口疏港公路和疏港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新港区科学开发、老港区退出和更新改造,保障涉港功能的合理用地需求。
三、优效能 提高珠江水运体系联通质量
当前,珠江水运迎来了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站在新的发展阶段,《行动方案》聚焦提高水路运输组织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水路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运输组织化。《行动方案》从发展专业化运输、发展多式联运、培育港航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珠江水运将进一步引导中长距离大宗散货“公转水”,积极拓展“穿梭巴士”“华南快线”等江海联运航线范围,推进铁水联运、江海联运业务单证线上办理。
二是航运智能化。《行动方案》从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珠江水运将积极推进内河集装箱、干散货自动化码头建设和改造,推进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一张图”,提升西江、北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效率,有序引导船舶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发展绿色化。《行动方案》从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珠江水运将积极推进航运要素减排降碳,推动西江航运干线靠港船舶岸电常态化应用,推进西江航运干线和珠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水上洗舱站建设,推动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闭环监管。
《行动方案》的印发实施,将有力打通珠江水运堵点卡点,加快形成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陆海双向、内外畅通的现代化珠江内河水运联通体系,更好服务沿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珠江水运将更加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实,与“十五五”珠航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筹谋划推进,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珠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