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春风拂绿柳,清明寄哀思。近日,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开展“移风易俗倡文明 慎终追远忆先烈”清明节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村民了解清明文化、践行文明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伊始,社工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村民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传统习俗。从寒食节的由来到踏青、插柳等民俗活动,让村民们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社工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向村民们介绍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扫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并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积极响应文明祭扫的号召,引导村民摒弃不文明祭扫行为。
紧接着,全体村民集体观看了革命先烈事迹纪录片。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村民们深刻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少村民表示,要将对先烈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村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全体村民共同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激昂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崇敬之情。歌声如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将雷锋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形象深深印刻在大家心中,激发了村民们内心深处对善良与奉献的追求。
在“学模范”环节,全体人员聆听了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开心田园生态农场负责人孙春梅的先进事迹。孙春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她是乡亲们心中的致富带头人,更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她的故事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村民,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诵经典” 环节,社工带领大家走进古代助人为乐的典故世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古人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经典典故的诵读与讲解,村民们深刻感受到,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这不仅让大家对传统美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现代生活中的助人行为提供了历史借鉴。
紧接着的 “发善心” 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村民们纷纷拿起纸笔,写下自己的善愿。有的村民写道:“希望能定期为村里的环境整治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还有的表示:“以后要多关心身边的独居老人,陪他们聊聊天,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写满善愿的纸条在村民之间相互传递,每一次传递都是一次爱心的接力,每一个善愿都承载着对他人的关怀与对社会的责任。一张张卡片汇聚成“爱心树”,彰显了从“心动”到“行动”的坚定决心。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前往蒋巷护理院开展“送吉祥”慰问,带着满满的爱心,将美味的青团送到老人手中。青团作为传统美食,象征着团圆与美好。在护理院,志愿者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眼中满是感动。一份份青团送到老人手中,也将温暖和祝福传递到他们心间。这一暖心的举动,不仅为老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此次蒋巷村 “移风易俗倡文明 慎终追远忆先烈” 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倡导有机结合,不仅让村民们在节日氛围中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推动了文明新风在乡村的传播。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