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支援合作展作为 乡村振兴谱新篇

      支援合作展作为,乡村振兴谱新篇。近年来,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市社”)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以“转型发展年”为主线,在深化对口援藏、推进京蒙协作、助力首都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通过整合资源赋能受援地发展、创新劳务协作模式、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精准施策等举措,市社在推进支援合作、带动就业增收、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使命在肩,步履不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市社将进一步深化帮扶机制、拓展协作领域,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边疆地区繁荣稳定、区域共同富裕贡献更大力量。

前排左一张守海左后排居中王宣伟左五孙长策右 李梓琪

支援合作

京藏同心筑梦京蒙携手共富

  市社以首善标准践行社会责任,在对口援藏和京蒙协作中创新机制、精准发力,推动受援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书写出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答卷。

  北京东北方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京蒙协作的重点地区。2024年底,市社援蒙挂职干部张守海出任赤峰市委常委、副市长后,一直积极协调推动京蒙劳务协作项目。今年3月1日,京东集团在赤峰启动“百县十万家政就业项目”,打造区域性就业新模式,建成全国首个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区域劳务协作交流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高了京蒙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和就业服务水平。

  随着京东家政等一批引领性项目的落地,京蒙劳务协作正实现提质增效、提档升级。该培训基地采用“理论+实训+认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专业化培训,预计每年可培训至少1万人。首期80名学员将定向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实现稳定就业。

  2025年春节,张守海推动组织北京供销社6家相关单位采购赤峰市“赤诚风味”品牌农产品30多万元。

  距首都北京万里之遥的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近年来发展迅猛。市社援藏干部孙长策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2022年,怀着“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的三问,他与第10批援藏干部一道开启援藏工作,结合受援地实际,助力民族团结、助力民生福祉、助力产业发展。

  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结合尼木县整体情况、招商环境、重点项目,孙长策牵头制定《尼木县清洁能源整体规划》《尼木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等,实现尼木县限上企业、规上企业和外贸额零的突破。在他的积极协调推进之下,包括中核、华电、三峡等在内的一批风光清洁能源项目在尼木县落子,总投资额近3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还有效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以华电霍德光伏项目为例,项目实施累计雇佣当地人工6683人次,带动增收500余万元,同时为项目地牧民每年带来租金收入116万元,户均14.5万元。

  市社是派出单位援藏干部的坚强后盾,尼木县内企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还受邀参加“京企直卖——国企消费季”展销活动、“名优荟京华,供销展卖季”名优土特产品展卖等活动。市社还与拉萨市供销社签署帮扶协议,多措并举推进支援合作。

乡村振兴

驻村第一书记勇担当乡村蝶变焕新颜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助力首都乡村全面振兴方面,2024年,市社“一村一策”精准帮扶已对大兴、密云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全覆盖。以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为抓手,市社聚焦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痛点”,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产业培育等举措,巩固对口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成果,摸索出一条“输血”“造血”并重的振兴之路。

  京南大地,大兴区长子营镇潞城营四村曾因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销路狭窄困扰多年。2022年,京农集团王宣伟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从解决这些村民“烦心事儿”破题,纾民忧、拓销路、谋长远,为村里也带来不小的变化。

  过去,村里一直面临着垃圾清运不畅、路面积水、路灯昏暗等问题,他和村干部们一起想办法,挨家挨户收集村民意见,将群众问题分门别类逐一击破。为拓宽村民的蔬菜销售渠道,王宣伟还利用企业工作的资源与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取得联系,成功解决长子营镇部分村共计13万余斤农产品滞销困境,为村民减负增收。精准帮扶之下,潞城营四村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马营村位于密云区西南部,是典型的水库移民村。村里土地资源极少,且无村办企业,属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24年,市社选派赛欧工贸公司李梓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她就马不停蹄奔波起来,摸清“家底”、了解村情,联合村“两委”干部因地制宜开展帮扶。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在这方面,李梓琪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等,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还联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中心硕士2023级党支部、卸甲山村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创建马营村微信公众号,及时开展各项政策、活动宣传,为村民开启沟通交流新通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李梓琪来说,村民的事儿件件都得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在为民办事服务方面,她不仅走村串户调解村民因生活污水乱排放、私设围挡等产生的纠纷,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活动,方便村民看病就医。

  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关键还要挖掘潜力。在这方面,她依托市社资源,探索“林下经济”试点、香白杏品牌推广、移民村文化宣传等项目,深挖马营村可利用资源。同时,推动马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销售不老村水厂天然麦饭石矿泉水,还在赛欧工贸公司的帮助下销售近900箱,为村集体增收2.6万余元,努力为村集体增收开辟新路径。

来源:北京日报| 2025年03月3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支援合作展作为 乡村振兴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