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 房地产 行业在政策托底与市场出清的双重作用下,逐步走出深度调整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收窄至3.2%和5.1%,其中四季度单季销售额同比转正,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止跌回稳”新阶段。
在这场 周期 突围战中,央国企凭借资金优势和稳健布局率先实现业绩回暖。尤其是 中国金茂 ,2024年不仅实现了自身业绩的逆势增长,更成为行业结构性复苏的重要样本。
根据金茂近日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金茂实现扭亏为盈,股东应占盈利约10亿元,同比增长115%;去除投资物业公平值损益后股东应占溢利达13亿元,同比增加120%。
中国金茂2024全年业绩发布会现场
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金茂的利润增长源于多维度的突破。中国金茂表示,公司始终坚持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专注高品质产品,捕捉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改善型住房需求,凭借“金玉满堂”全新产品系打开市场。
新的一年,政策暖风频吹,市场情绪回暖明显,金茂要继续发力。中国金茂董事长陶天海在业绩会上明确,在2025年及以后,金茂要做优增量;进一步盘活存量;打造第二曲线,真正地助力公司实现长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全面的推动组织能力的创新升级。
“所以,今后中国金茂不仅要做特长生,还要做优等生,希望在能力方面是在全面均衡之上有亮点。”陶天海表示。
精准投资:押注一、二线核心地段
中国金茂2024年的逆势突围,首先源于其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
过去一年,房地产行业虽然在政策组合拳推动下开始触底回暖,但分化仍然非常明显,核心城市成为本轮复苏的“领头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受益于产业升级、人才政策及改善性需求释放,市场抗跌能力显著。
住建部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降幅连续收窄,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二线城市房价趋于稳定。但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短期之内压力依然不小。
就房企而言,无论是头部央国企,还是优质民企,其业绩韧性、财务安全与长期竞争力的构建,均与“一、二线城市深耕”密不可分。这一趋势背后,既是市场供需逻辑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规律的集中体现。
在业绩会上,中国金茂高级副总裁张辉指出,中国金茂在土地投拓方面始终坚持双聚焦战略,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会坚持利润优先的战略导向,选择更适合金茂的地块。
过去一年,中国金茂新增22个项目中,99%位于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府系/璞系高端产品货值占比达65%。
截至2024年底,中国金茂累计未售货值约2800亿元,63%集中在华北及华东等经济发达区域,87%位于一、二线城市。这些地区市场需求旺盛、购买力强劲,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5年,中国金茂在土地市场表现更加亮眼,纳储力度持续加大。据了解,今年1-2月,中国金茂共完成189亿元的土地款投资,核心城市投资占比进一步提升。
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介绍,2024年至2025年2月底,中国金茂在北京、上海的投资超360亿,占投资总额近七成。比如2月份,在北京,金茂联合 保利发展 拿下北京朝阳区地块,成交价87.295亿元,溢价率10.5%。
而在上海2025首场土拍中,虹口区C080302单元hk329-11地块以楼板价11.7474万元/平方米成为全国单价地王,得主正是金茂与庆隆联合体,成交价89.64亿元,溢价率达38%。
“双聚焦带来的好处就是风险可控,安全度比较高。金茂拿地是把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规划、人口流入,乃至整个市场供需的健康性、改善性住房的需求纳入考虑。”张辉表示。
产品迭代:从空间提供者到生活服务商
聚焦需求旺盛、购买力强劲的一、二线核心城市布局,为金茂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金茂的住宅公寓平均签约单价达2.2万元/平方米,高于行业均值。其中,90%的销售贡献来自一、二线城市,显示出核心市场的高溢价能力。
当然,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只是获得热销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产品力。如今,房地产行业已全面转向产品力竞争的新阶段,随着好房子、第四代住宅兴起,产品力的提升成为共识,头部房企开始围绕居住体验优化与资产价值沉淀展开深度革新。
主力签约销售额集中在核心一、二线城市,在产品力升级的加持下,为金茂带来了更高的溢价以及更好的获利能力,让投拓与销售形成良性循环。
2024年也是中国金茂的“产品升级”主题年。面对市场供需重构与客群需求升级,金茂推出“金玉满堂”全新四大产品系。
“金”指的是进化到3.0的“金茂府系”,以科技大宅重塑居住标准;“玉”即“璞系”,融合国际视野与东方美学;“满”系主打时尚潮流;“棠”系聚焦全龄友好社区。从颜值到功能,从户型到园林,从配套到服务,以高品质在全国各地刮起热潮。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金茂已在12大核心城市落位了18个项目。9座金茂府3.0、3个璞系、2个满系、3个棠系项目开盘销售,均取得市场热烈反响。
产品力的升维,已成为中国金茂穿越行业周期的重要利器。以“金”系产品为例,2024年上海中环金茂府,四开四罄,成为宝山南大板块的现象级红盘;天津体北金茂府,2024年销售金额稳居天津大宅市场TOP1地位;南京桃园金茂府,首开1小时内售罄,中签率18%,创南京市2024年最低中签率,三开三罄。
“玉”系产品,西安金茂璞逸曲江,七开七罄,实现西安市600万元以上产品全年销售业绩TOP1,持续引领市场热度;成都璞逸锦江,两开两罄,全年去化套数300套,成为全市4万+商品住宅现象级热销项目。
2025年,金茂对市场充满信心。陶天海表示,2025年市场会呈现基本筑底、分化加剧的格局,无论是房价还是规模,都出现了结构性企稳特征,部分对政策敏感、信心复苏的城市,主要是一些核心城市,有望实现量价稳中有升。
基于此,新的一年,金茂预计推货1800亿元左右,预计销售规模会保持在千亿规模,排名也会稳中有升。“一季度二季度预计推货67%,同时推货结构中2023年以来新货去的土地占70%左右,整体推货质量不错。”
扭亏为盈:核心指标全面修复
金茂的精准投资和产品迭代战略,本质上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与长期主义实践。在行业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核心城市布局、产品力升级,为金茂穿越周期、持续创造价值不断注入核心动能。
在此战略下,2024年央企金茂的财务表现呈现出显著的复苏态势。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金茂实现营业收入590.5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5%至10.65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若剔除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归母净利润达13.33亿元,同比增幅达120%。
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成本管控显著,2024年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5%、23%、16%,毛利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15%。
中国金茂首席财务官乔晓洁表示,2025年金茂会进一步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各种举措降低这三项费用,通过提高毛利率、降低费用,以提升项目整体的盈利水平。
与此同时,2024年金茂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额983亿元,行业排名较2023年提升一位至第12位,稳居第一梯队。值得一提的是,金茂去年全年回款率高达99%,累计回款970亿元,为行业最高水平之一,有效保障了现金流安全。
财务稳健 是房企的“抗周期基因”。在行业“止跌回稳”关键时期,金茂通过有序压降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构建起强大的财务护城河。
据乔晓洁介绍,过去一年,公司坚持“降短期、升长期、降境外、升境内”的总体债务管理思路,在此管理思路下,2024年公司整体负债压降了近50亿元,兑现了市场承诺。
而且,在压降债务规模的同时,2024年金茂也优化了整体债务结构,不仅融资成本降低,外债占比也持续降低至25%。“到2024年末,中国金茂的平均贷款期限是6.27年,而2023年同期是5.25年。”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金茂的计息 银行 贷款和其他借款(流动及非流动)较2023年下降4%。
乔晓洁表示,“根据目前整体资金排布,包括考虑200亿元权益土地款投资,公司现金流非常健康。”
当房地产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存量优化”,财务稳健性已成为房企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决定企业能否在调整期存活,更影响其能否在未来的结构性复苏中占据先机。
在业内看来,金茂2024年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不仅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成功,也为行业提供了去杠杆与可 持续发展 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