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暖。位于内蒙古乌审旗的苏14天然气产能建设区块一片火热,随着当天最后一根钻杆抵达地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今年完钻气井突破100口,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前了13天。
新春开工以来,长庆油田锚定全年油气生产目标,统筹推进产能建设、老区稳产、新能源布局等重点工作。数据显示,长庆油田首季生产油气当量稳中有增,完成全年计划26%以上。
“我们科学统筹项目建设进度,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支撑模式,确保新井产能产量符合率达到90%以上。”长庆油田气田开发事业部产能建设科负责人罗川介绍,今年以来,长庆油田打破“储量品质低,效益必然低”的惯性思维,加强致密薄层、含水气藏、低饱气藏提产攻关,推动优快钻井、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进步,加速产能“变现”。截至3月底,长庆油田累计完钻新井434口,钻井进尺同比增加11.6万米,产能建设全面提速。
老井稳产,“压舱石”才更稳固。作为开发55年的“功勋油田”,长庆油田坚持“控制递减率”与“提高采收率”双轮驱动,创新构建“一藏一策”智能开发体系,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精准定位剩余油藏,应用纳米驱油技术唤醒“沉睡”原油。在措施增产战场,技术人员化身“油井医生”:智能分注技术让低效井重获新生,体积复压改造让采油速度提升5倍。一季度,累计完成油井措施超700口、气井措施超1600口,主力油藏自然递减率硬核下降,老区采收率稳步提升。
每一方天然气都关乎民生冷暖。作为京津冀、陕甘宁等50多个城市近4亿群众的“温暖卫士”,长庆油田已连续15年保持国内第一大产气区地位,在国内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中,担当着保障民生的“压舱石”作用。特别是面对今春多地“倒春寒”,8000余名采气员工迎战风雪,强化天然气生产组织,加密天然气管线巡护,尽最大努力保障下游群众生活用气需求。长庆油田发展计划部统计分析科相关负责人杨堃告诉笔者:“一季度,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始终按照计划运行,日均产气量稳定在1.5亿立方米以上。”
三月的陇东,乍暖还寒。长庆油田物资管理人员走进陇东油区重点工程产建现场、井筒施工现场,及时对接分析用料单位需求计划。长庆油田物资设备部计划管理科副科长谢国栋介绍,“目前我们储备的各类物资,基本满足油田2个月生产建设的用量需求,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石油专用管、压裂支撑剂等重点物资储备量,全力支撑油田发展建设。”
眼下,数万长庆石油人扎根祖国西北、驻守高原大漠,投身高效勘探、精益开发、新能源建设“三场硬仗”,用实干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杨 阳)编辑:王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