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破解万亿赛道“材料密码”,中仑新材成功研发固态电池专用BOPA

(来源:梧桐树下V)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逐固态电池这一“黄金赛道”的关键时刻,中国新材料企业再次实现关键突破。近日,中仑新材(301565.SZ)对外宣布,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这在行业尚属首例。

尼龙膜王,破解固态电池“材料密码”

作为功能性薄膜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中仑新材凭借“PA6-BOPA”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已在全球BOPA市场占据超20%份额。此次固态电池专用BOPA的突破,不仅延续了其“尼龙膜王”的技术统治力,更在新能源核心材料领域实现重要跨越。

与传统动力电池相比,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不易自燃,热稳定性极高,极大降低了电池起火、爆炸风险,其能量密度跃升至400-1000Wh/kg,续航能力提升1.5-3倍。这些优势使其成为突破新能源动力电池续航与安全瓶颈的“终极方案”,吸引全球主流车企加速布局:包括比亚迪、广汽等国内厂商,以及大众、宝马等国际巨头均公布了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前后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

然而产业化进程仍面临材料技术、生产工艺与成本控制三重挑战。其中封装材料作为电池“铠甲”,负责抵御外力的冲击、挤压和摩擦,保护电池内部的电极、电解质等组件,因此对材料的柔韧性、抗穿刺、耐冲击性等要求极高。

中仑新材研发团队历时两年技术攻关,针对固态电解质特性优化生产工艺与材料配方,最终突破关键性能指标,其推出的这款专为固态电池量身打造的BOPA,在柔韧性、抗穿刺、抗冲击等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卓越,可满足固态电池对封装材料的严格标准,为固态电池大规模产业化提供可靠的材料保障。

硬科技加持,多元布局带动业绩稳增

中仑新材的技术突破源于持续的技术深耕与创新生态构建。

公司秉承“领先源自创新”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积累,已构建了“聚酰胺 6-功能性 BOPA 薄膜”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布局,并横向以双向拉伸共性技术为基础向新型膜材领域拓展。产品涵盖新能源膜材、生物基可降解膜材、功能性膜材、高性能聚酰胺材料等领域。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协同,公司与厦门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形成覆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绿色生产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截至2024年6月,中仑新材已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09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构筑起显著的技术壁垒。

依托自主研发的功能性母料体系,公司开发出“EHA锁鲜型薄膜”“MATT 消光型薄膜”、“PHA 锂电膜薄膜”等系列创新产品,在食品饮料、日化、医药及软包装领域等下游行业均具有广泛应用。

以上市场庞大且存在刚性需求,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及产品性能,公司 BOPA 薄膜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产销率保持满产满销状态,并且近年来海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产品深受欧、美等高端市场客户信赖。

在此背景下,中仑新材不仅与紫江企业、顶正印刷、安姆科等国内外彩印、包装材料企业建立了直接业务关系,还成功进入中粮集团、益海嘉里、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康师傅集团、联合利华、宝洁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供应体系,构建了丰富的战略性客户全球销售网络,形成了显著的客户优势,也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4年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9,359.19万元、229,683.11万元、235,227.39万元和118,599.30万元,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深耕新能源材料,抢占万亿赛道先发优势

事实上,中仑新材近年来在新能源材料赛道领域可以说是动作频频。通过技术攻关与战略布局,公司持续强化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其战略布局深刻体现了对万亿级赛道的精准卡位逻辑。

此前,公司旗下长塑实业自主研发的锂电膜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软包锂电池铝塑膜基材的主要供应商。2024年,中仑新材再投25亿元加码新能源膜材项目,重点攻克超薄电容膜及复合集流体基膜技术。前者凭借耐高温、低介电损耗等特性成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关键材料,后者作为复合集流体核心组件可大大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两类材料全球规模化量产企业稀缺,技术壁垒高筑。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工业控制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以上两种材料需求爆发势能显著。

而公司最新推出的固态电池专用BOPA薄膜,延续其瞄准“高精尖”材料的战略路径。固态电池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价值。据中信证券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42.6GWh,2024-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3%。除新能源汽车外,固态电池在储能、eVTOL、人形机器人等万亿级赛道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固态电池已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以硫化物路线专利优势领跑,欧美通过QuantumScape、Solid Power等初创企业加速产业化 ,而中国凭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元技术路线跻身第一梯队。

政策层面,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2024年,我国宣布投入60亿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今年2月,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布局储能用固态电池。资金与政策的双重利好构建起对固态电池发展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此番中仑新材推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是我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一系列关键突破的一个缩影,其技术纵深布局有望助力中国在未来固态电池商业化竞争中掌握关键话语权。在固态电池浪潮下,这家以“材料密码”改写行业规则的领军者,或将成为重构全球新能源版图的核心变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破解万亿赛道“材料密码”,中仑新材成功研发固态电池专用B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