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医美茅”爱美客“慷慨派现”难掩业绩失速隐忧,高溢价豪赌“童颜针”胜算几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蒋力 北京报道

曾以“女人的茅台”之名缔造市值神话的爱美客,在2024年迎来了上市以来最黯淡的财报季。

近日,爱美客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双双降至个位数,仅5%左右,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其中第四季度更是首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的局面。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业绩增速大幅下滑的背景下,爱美客仍慷慨派现,选择将58.51%的净利润,总计11.45亿元用于分红。财报发布前夕,爱美客亦宣布斥资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6亿元),溢价超13倍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试图押注再生针剂“童颜针”。

针对外界对于高比例分红、研发投入不足等质疑,爱美客方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深知研发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始终依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股东的期望,综合考虑分红比例和研发投入的问题。”

核心产品增长乏力

因为堪比茅台高达90%的毛利率,爱美客曾被市场称为“医美茅”“女人的茅台”,承载着投资者对其业绩高增长的期待。

当然,从上市以来交出的前几份“成绩单”来看,爱美客并未辜负这样的期待。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爱美客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7.18%、104.13%、33.91%、47.99%;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93%、117.81%、31.90%、47.08%。

(爱美客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来源:Wind)

不过,这样的“高增长神话”在2024年并未持续。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爱美客录得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5.33%。

按季度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爱美客出现了除2020年第一季度以外的首次负增长,营收单季度同比下滑7.0%,净利润同比减少15.47%。爱美客解释称,第四季度业绩主要受外部环境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分产品来看,核心产品增长乏力是拖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例如,“嗨体”是一款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作为爱美客的王牌产品,是国内首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纠正颈部中重度皱纹的Ⅲ类医疗器械产品,2024年,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17.44亿元,同比增长4.40%,远低于2023年的同比增幅29.22%。

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2024年7月,华熙生物推出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拿到了国内第二张复合溶液三类证,成为“嗨体”的同类竞品,这意味着“嗨体”在国内长达7年的市场独占期宣告结束。随着该竞品未来进一步放量,“嗨体”的业绩增速或将进一步受到压制。

另一主力产品“濡白天使”的增长势头也显著减弱。该产品是我国首款获Ⅲ类医疗器械认证的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皮肤填充剂,2024年,以“濡白天使”为代表的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12.16亿元,同比增长5.01%,远低于2023年的同比增幅81.43%。

(爱美客营业收入构成。来源:企业年报)

2024年的医美领域,重组胶原蛋白获得了业内的极大关注,甚至被寄望成为下一个“玻尿酸”,引领行业新发展。重组胶原蛋白的代表企业如锦波生物、巨子生物等,在2024年均实现了业绩高速增长,而爱美客的胶原蛋白项目仍处于研发早期。

爱美客方面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在胶原蛋白领域的进展顺利,公司收购的哈尔滨沛奇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物胶原蛋白产品的提取和应用,运营状况良好。

针对胶原蛋白和其他再生材料的替代冲击,爱美客方面表示:“胶原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从发展历史来看并不是新成分,而在医美领域,新概念或许会产生短期刺激和拉动,但皮肤填充剂是三类医疗器械,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胶原蛋白注射产品仍处在市场验证期,还不是皮肤填充剂里的主流材料;爱美客的研发理念是做复合型材料,没有一种材料和成分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结合多种材料或成分可以做到效果最佳。”

“慷慨派现”显隐忧

此次年报的发布,引起投资者关注的还有爱美客的分红计划。

年报显示,爱美客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股利约11.45亿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占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的58.51%,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分红纪录。

业绩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分红金额却大幅提升,显示出爱美客更倾向于短期股东回报。只是硬币的另一面,是长久以来被外界诟病的研发投入的受限和不足。

尽管国内医美上游企业在财报中均强调重视技术创新,近年研发费用保持增长态势,但相较于国际医美巨头,研发费用率一直处于10%以下的较低水平。

作为国内医美龙头,爱美客2024年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但也仅3.04亿元,占营收比例10.04%。可以对比的是,艾尔建美学的历年研发费用率基本在15%以上,藉此保持产品的领先优势,以及更高的研发效率;2024年,艾尔建美学研发投入127.91亿美元,研发费用率高达22.7%。

对此,爱美客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在消费医疗行业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甚至在生物医药行业内也属于中游”,“一方面,我们会继续保持合理的分红水平,让股东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研发投入,确保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东的长远利益奠定坚实基础。”

(爱美客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源:企业年报)

事实上,爱美客的“慷慨派现”已持续多年。早在2020年,爱美客就将当年几乎全部的净利润4.33亿元分给了股东们,现金分红金额达4.21亿元。这在当时引发了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其说明高分红是否与公司业绩成长匹配。

2021年至2023年,爱美客分红力度持续加大,分别分红4.54亿元、6.06亿元、9亿元(含中期4亿元,年度5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47.39%、47.96%、48.39%。总的来看,自2020年上市以来,爱美客五年累计分红35.25亿元,超过募资总额的34.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的分红都到了爱美客实控人、董事长简军的口袋,此举也引来中小投资者的质疑。据简军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比例38.17%计算,其2024年分红直接获益4.37亿元;由于其持股比例长期稳定在30%以上,意味着五年来她一个人就分走了三分之一,累计超10亿元的分红。

高溢价豪赌“童颜针”

为弥补研发端的短板,应对核心产品增长乏力的挑战,爱美客通过“买入”来丰富自己的产品品类。

3月10日,爱美客宣布拟通过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爱美客国际,收购韩国医美公司REGEN Biotech, Inc.(下称“REGEN”)85%股权,交易金额为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86亿元,这也创下了国内医美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境收购。

此次收购为爱美客打开了全球化的想象空间。据悉,REGEN公司是韩国首家、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注册证的企业,其核心产品AestheFill(中文名:艾塑菲),也就是医美行业广为人知的“童颜针”,于2014年获得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并上市销售。

有投资者认为,爱美客此次收购“买贵了”。

公告显示,REGEN Biotech评估基准日总资产账面价值为251.53亿韩元,总负债账面价值为44.62亿韩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6.91亿韩元。收益法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988.00亿韩元,增值额为2781.09亿韩元,增值率为1,344.12%。

另外,投资者认为,REGEN公司旗下核心产品在海外上市至少10年了,在海外市场可能看不到太大增量;而在国内市场,再生针剂赛道愈发拥挤,产品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只有3—5年。

从过往业绩数据来看,REGEN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也并不亮眼。公告显示,REGEN公司2023年营收8198.54万元,净利润为5015.14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7223.11万元,净利润为2950.03万元。

(REGEN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爱美客方面对此回应称,REGEN公司2024年利润受新工厂投入影响,产生短期波动。该公司此前处于以产定销的运营模式,受限于产能不足,产品在国际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新工厂投产,产能不足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预计REGEN公司未来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保持快速增长。

对于可能出现的商誉减值风险,爱美客方面表示:“如出现商誉等相关议案,爱美客会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当下较为棘手的是,江苏吴中(维权)早在2021年便拿到了艾塑菲在中国的独家销售代理权。2024年1月,艾塑菲取得国家药监局证书,并于同年4月实现在中国地区的销售。凭借该产品,江苏吴中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的扭亏为盈。

由于代理权冲突,爱美客或在短期内难以直接获益。同时意味着,如果爱美客成功收购REGEN公司,未来免不了因代理权问题与江苏吴中直面交锋。

3月12日晚,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关注到艾塑菲合作方近期拟股权转让事项。据协议,公司拥有艾塑菲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代理权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目前上述代理权没有变化,艾塑菲销售正常。公司将就艾塑菲中国境内代理权的可持续性积极与韩国REGAN公司及相关方保持沟通,相关事项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与江苏吴中如何协调双方利益,爱美客方面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仅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该交易尚未完成,相关事项需遵循各国法律法规及交易流程。公司始终秉持契约精神,尊重市场规则,对于商业计划,公司会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医美茅”爱美客“慷慨派现”难掩业绩失速隐忧,高溢价豪赌“童颜针”胜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