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重点实施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打击要能力。
从昨天的陆海空火等兵力在台湾周边展开的联合演训,到今天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有分析认为,从没有代号到发布代号,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演训代号为“海峡雷霆”,颇有以“雷霆之势”发起行动的意味,而代号的变化也引发台媒高度关注。
“海峡雷霆-2025A” 台媒密切关注解放军演练代号
据台湾TVBS新闻网报道,岛内军事专家亓乐义认为,演习有无代号是从政治上考虑的。“可以有不同代号,也可以不发代号”,目的是让外界弄不清楚演练规律。
亓乐义还表示,解放军现在的联合战备警巡平均每周有一次,解放军可能选择公布或不公布代号,这取决于两岸目前的情况。亓乐义认为,比代号更重要的是,解放军持续压缩海空空间,让台军处于消耗状态。
报道还援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付征南的解析:“昨天演练没有公布代号,今天又发起有代号的演练,其实这透露出解放军行动背后的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变。这代表解放军可以根据战场需要,随时随地对作战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动态更新、精确把控。”
满载歼-15的山东舰大国重器 释放什么信号?
据现场画面显示,此次军演不仅有055、052型等19艘战舰出场,还有满载歼-15舰载机的航母山东舰加持,可谓大国重器云集。
岛内“中天新闻网”援引香港《大公报》报道指出,根据东部战区发布的画面,此次演习中有轰-6K战机挂载鹰击-21反舰导弹腾空而起的镜头,而这一罕见画面,在过往的“联合利剑”围台军演中从未出现。
报道还重点介绍了鹰击-21导弹,该导弹可全程6马赫飞行,在末端攻击阶段速度更高达10马赫。导弹采用“双锥体+空气舵”创新构型,将弹道导弹的突防优势与巡航导弹的精准打击相结合,具备全程“打水漂”弹道和横向机动变轨能力,进一步降低拦截率,被誉为“航母杀手”。美国《海军新闻网》曾指,即便是美军现有防空系统,在鹰击-21面前也是形同虚设。
报道指出,轰-6K搭载的空射型鹰击-21射程高达2000公里,可覆盖台湾周边全域,不仅能压制台军防空系统,更能有效威慑外部势力干预。
轰-6K。图源:央视新闻多军种演训剑指“台独”
台湾“联合新闻网”一篇评论指出,解放军持续的军事演习,一方面可能是试探美国对台乃至“印太地区”的整体战略,但更重要的还是对民进党当局的“赖十七条”进行强力回应。
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表示,解放军此次开展联合演训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针对赖清德当局谋“独”挑衅的有力惩戒,只要“台独”分裂势力挑衅一次,解放军就前进一步。
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他认为,此次演习针对岛内“台独”势力发出了明确讯号,即解放军有能力也有意志,在必要时刻对“台独”进行武力打击。赖岳谦认为,解放军的准备是成体系的——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而准备不仅局限于军事上,它涵盖着方方面面,“大陆在外交、经济等领域都有相关部署”。
赖岳谦还谈到,解放军陆、海、空、火多军种齐头并进,就是要对台进行有效封锁,解放军火力之庞大,可覆盖全台的军事要塞、军事设施、军事工业生产基地,演习期间所展示的实弹射击、多管火箭炮等,无不体现出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管饱”。
台退役将军栗正杰则表示,从海报“进逼”的版面布局来看,055大驱位于台岛北部海域,目的是封控要域,因为附近的基隆港、台北港都是重要港口,一旦被封控,所有的运输补给船队将无法进入码头停靠;而海报中歼-16战机对准花莲港,052D驱逐舰则位于台岛东南,意在对台岛东部区域进行隔离。
LNG船疑似被军演挡住,引发岛内关注
解放军东部战区开展联合演训之际,台当局多部门慌张发布声明,宣称一切“尽在掌握中”。但岛内舆论认为,两岸实力对比悬殊且不可逆转,这一事实早已经是板上钉钉,台当局“啥也不能够掌握”。
还有很多岛内网友注意到,向岛内运输液化天然气的LNG船疑似被军演“阻挡航线”,引发了舆论对台湾地区能源供给的担心。虽然4月2日台经济部门称,该艘天然气船是提早到达,不是被阻拦,而是在港外绕行等候,但岛内时事评论员郭正亮点出,在不知道军演是否会动用实弹的情况下,为求自保,从国外来的LNG船当然不敢硬闯进台湾周边海域,而是会在外海绕圈,所以网友“LNG船因军演不敢进入台湾周边海域”的说法应为事实。
台湾“联合新闻网”今天就讨论了“一旦围台,台湾的能源能撑多久?”相关问题,报道指出,台湾天然气库存平常最多支撑约14天,夏季更是只有约7天,如果封锁天数超过上述数字,台湾就有断气之虞;而封锁超一个月,“问题就非常严重”。
作者丨王祺丰
排版丨何欣颖
编辑丨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