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浙江方案”推出一系列实招

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4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行动方案》针对浙江实际情况,聚焦6个方面的降本行动,包括22条举措、103个具体的政策点。《行动方案》提到,未来3年,全省计划新增仓储物流用地10000亩以上,鼓励物流业“上楼”,驱动物流项目“向空中要效益”,灵活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等平台创建培育,实现以物流枢纽集聚产业发展的良性局面。

《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是引导大宗散货及中长距离货运“公转水”“公转铁”,争取到2027年全省铁路、水路货运周转量较2023年分别增长8%和10%。打通三网互通节点,让货主企业能够拥有更加便捷、更具性价比的物流组合方式,有更优的“自选项”。

《行动方案》明确了降低“五类成本”,其中提到,围绕着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建设,拓展海外仓网络布局,支撑浙江品牌“一仓发全球”。大力发展低空物流,开发“低空+物流”应用场景,实现“朝发城市仓、暮收渔家船”,实现千山瞬达、万水即送。

物流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筋络”,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和效益最大化。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5年的15.72%降到2024年的13.52%、低于全国0.5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浙江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5.72元下降到13.52元、每创造100元GDP所耗费的物流成本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0.58元。

据介绍,以2024年为例,浙江GDP是90131亿元,如果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将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过900亿元。从物流全链条解构来看,全社会物流成本仍然有较大下降空间。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曙明表示,近年来,浙江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应该说取得积极成效,已成功创建杭州空港型、宁波-舟山港口型等6个国家物流枢纽,台州、衢州今年是新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下一步,将坚持把物流枢纽作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平台,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在提质上,浙江将推动存量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完善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等配套设施及集疏运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标志性、支撑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强化物流枢纽投融资、用地等政策要素保障。在拓面上,推动杭州、宁波加快创成多类型国家物流枢纽,指导台州、衢州等新入选城市尽早创成国家物流枢纽。在扩能上,推动物流设施与“415X”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高效衔接。服务开放扩能方面,重点依托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等重大开放枢纽的优势,抢抓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子浙江的战略机遇,谋划打造彰显浙江辨识度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港口是浙江最大的战略资源和特色优势,浙江外贸货物90%以上通过港口运输。浙江省海洋经济厅总工程师罗松表示,围绕“成本最低”,有效降低船舶运营费用。航运绿色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海事部门加快推广“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帮助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全程以经济航速预约进港、准班到港,目前该计划已覆盖青岛港等9个国内港口。2024年以来,该计划惠及挂靠宁波舟山港船舶907艘次,减少船舶待港时间1.27万小时,助力航运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约3.2亿元。

校对:吕久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浙江方案”推出一系列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