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打造沿江法治文化景观集群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吉宏莉 张艳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江畔目之所及处,是一张张美丽的青绿江山图。站在南通五山地区滨江地带远眺,江水汹涌澎湃,五山巍峨耸立,江岸绿意盎然。   四年来,随着长江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南通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为统领,创新构建“法治宣传+文化熏陶+协同治理”三维体系,守护好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法治屏障。

织密协同网络

  2月28日上午,南通滨江体育公园内人头攒动,随着“凝聚法治共识、守护一江碧水”标语拼图逐渐完整,一幅展现山水和谐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也意味着以“碧水长江、法治护航”为主题的长江保护法实施四周年集中宣传活动如约而至。   2021年以来,南通市将长江保护法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普法重点内容,每年发布职能部门长江保护普法责任清单和联动事项,以“普法责任制”为牵引,加强横向联动、纵向衔接,共同布局下好长江大保护“普法棋”。   南通市司法局与法院、检察院、长航公安等部门加强协同联动,每年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长江保护法集中宣传活动,一年一主题、年年有突破,已成为深化长江保护普法的“标准配置”。   其中,市、县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作用,结合具体案例将长江大保护的法律道理讲深讲透,有效扩大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市生态环境局每年组织“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开展“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活动,科普生态环境法律知识,以法之名守护美丽长江。长航公安定期推出“码头课堂”,通过以案释法、禁用渔具展示等形式,引导群众提高爱江护江意识。   “小快灵”普法也频频“在线”。针对“关键少数”,南通市将长江保护法纳入各级党委(组)中心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组织相关领导干部观看长江大保护警示教育片。针对“关键时期”,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护母亲河”“长江大保护‘新春第一课’”等法治实践活动。针对“关键群体”,深入沿江企业提供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

激活文化基因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启东市圆陀角旅游度假区迎来一批又一批观光客。长长的滨江步道,普法小卫士“小蓝鲸”带路,“保护海洋”“保护长江”等普法小贴士引人注目。   碧海社区、海螺休闲驿站,大家在休闲娱乐中观赏法治短视频,翻阅法治书籍……新颖独特、形态各异的“网红法治景点”,让人们遇见法律、感受法律、学习法律,吸引众多游客竞相打卡。   3月1日,由如皋市人民法院与长江镇政府共同设立的“龙游湾湿地司法保护基地”在春潮激荡的长江之畔揭牌,与龙游湾沿江生态景观带融为一体,成为市民的又一打卡点。   近年来,南通市按照“全线一盘棋、区域有特色”的思路,推动法治元素融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特色示范段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与城乡发展协调、与生态环境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互补的沿江法治文化景观集群。目前,南通市环境保护教育馆、海门区张謇法治文化园以及如皋市、通州区、开发区沿江法治文化阵地等区域特色阵地逐步串联成链,长江法治文化旅游体验线渐成体系,犹如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借力长江文化,深植法治基因,着力打造互动IP,长江法治文化不断鲜活立体。南通市将“法”字造型与江豚形象深度融合,开发护江普法动漫形象江小豚,以此形象定制的钥匙扣、书签等普法产品以及制作的《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等动漫微视频深受群众喜爱,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群众守护绿水青山、涵养长江生态。   文化浸润,润物无声。乘上南通的“法治号”地铁专列,长江保护法宣传主题车厢映入眼帘;步入全市340余个公交站台,视频终端滚动播放着长江保护宣传标语、《长江大保护,我们一起行动》等公益广告;“同住长江尾 共护长江美”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定期举办,长江保护法治文化随处可见。

汇聚多元力量

  在崇川区永兴街道江边,依托“江苏好人”“银发护江师”费长中的护江工作室,升级建设的“护江·永兴驿”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已经投入使用。该实践点将通过开展沿江普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把长江大保护的主题向更多群众推广。   南通市将基层治理力量融入长江保护中,带动提高全社会保护长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如通过发挥乡村振兴先行村建设的“杠杆效应”,以村居环境整治、化肥农药减量、垃圾倾倒分类等为重点,将长江保护要求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通过构建“社区讲堂+企业宣讲+校园课堂+渔政码头”立体覆盖的多元课堂,定期向基层群众宣传生态文明、法治护江等知识;因地制宜打造“理论巴士”等宣传品牌,成立沿江专属网格志愿服务队、青年护江队、退役军人红色志愿先锋服务队、江豚保护志愿联盟,激活法治护江宣传细胞,示范引领群众共同保护长江。   基层治理力量是守护长江的“法治微光”。“微光”不断汇聚“成炬”,照亮了长江南通段的“青绿江山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打造沿江法治文化景观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