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冬春季特色文旅持续升温

多年来,为了打造我省冬春季旅游,推出“一主四辅”冬春季文化旅游惠民系列活动,通过发布精品旅游线路、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实行优惠措施等,推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等深度融合。2024-2025冬春季旅游主活动以“相聚大美青海 共赴冰雪之约”为主题在岗什卡雪山举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部门和海北州等地区坚持推动“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丰富冬春季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元需求,促进冬春季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出高山滑雪、户外徒步等活动及各项惠民措施,全面激活冬春季旅游市场。西宁、海东以“相聚大美青海 共赴冰雪之约 畅享冰雪乐趣”为主题,依托西宁市人民公园、北川河冰雪大世界、鹿塬国际滑雪场、大通鹞子沟滑雪场、瞿昙国际滑雪场等,结合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推出室外滑雪、花样滑冰、雪地摩托等游乐项目和民间社火、踩高跷等民俗体验,带动更多市民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海南、海北以“相聚大美青海 共赴冰雪之约 畅览冬日胜景”为主题,依托金银滩——原子城红色文化、地热温泉、特色民宿等资源和青海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等赛事,推出“冰雪+”业态,打造环青海湖冰雪旅游圈;海西以“相聚大美青海 共赴冰雪之约 畅行西部之旅”为主题,依托黑独山、乌苏特(水上雅丹)、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和火星小镇等景区(点),畅通青甘、青新环线内外循环,提供全时全季旅游体验;黄南、果洛和玉树以“相聚大美青海 共赴冰雪之约 畅游青南秘境”为主题,依托保安古城、久治、称多文旅小镇等重要节点,推出藏医药浴法、热贡艺术、於菟民俗等系列活动,推进冬春季旅游持续升温。据统计,2024年11月-2025年2月,全省接待游客933.46万人次,旅游收入83.1亿元。

特色非遗“绽放”文化魅力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全省各地紧紧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 春到万家”系列活动,民俗活动传承创新、精彩纷呈,文旅市场年味浓郁、人气攀升,文旅消费活力得到持续释放。

春节期间,全省上下围绕“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主题,聚焦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火爆开展了597场(次)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参与人次达580万。全省精彩纷呈的春节非遗活动,不仅彰显了春节的文化功能,也为全省文旅市场迎来了“开门红”。非遗年货产销旺。以“非遗年货购物月”为主题,开展百余场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丰富新春非遗产品供给,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83.92万元。馓子、花花、青稞酒、锟锅馍、酸奶、酿皮等非遗美食点缀着各家年夜饭和春节期间群众日常饮食;刺绣围巾、剪纸灯笼、河湟香包、黑陶茶具,排灯摆件、藏药香皂等非遗产品成为各族群众争相购买的春节“非遗好物”。

非遗社火成顶流。以“社火”类非遗项目为龙头,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开展社火展演。西宁市优秀社火巡游、海东市河湟非遗暨传统社火展演,规模宏大,品牌效益凸显,英歌舞、游神、“南狮”及创新节目交流演出,千户营高台、“四片瓦”及老秧歌、大头罗汉戏柳翠、高庙社火、竹马子、“太傅”表演等非遗项目,燃爆河湟大地青海年。黄南藏族自治州保安社火传统氛围浓厚,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社火内容丰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社火表演与民俗盛典相结合,海南藏族自治州各县舞龙舞狮精彩纷呈。围绕春节非遗项目,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塔尔寺酥油花惊艳绽放、鲁沙尔高跷频繁“出圈”、湟源排灯点亮丹噶尔古城、高台和亭子演绎出时代新风尚、九曲黄河阵祈福国泰民安;花儿、藏族歌舞、回族宴席曲、撒拉族民歌、蒙古族马头琴、土族安昭等展演丰富各族群众春节期间精神文化生活;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传统村落内藏戏、格萨尔说唱、射箭、美食盛宴、祭火民俗等展演此起彼伏,映射出人民共享非遗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成果的生动画面。非遗直播进万家。依托抖音、快手、微博、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发布短视频、活动直播、年俗知识解读、传统工艺流程展示、非遗产品展示、非遗项目展播、非遗线上课堂、非遗体验等形式,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春节非遗,深化春节传承保护理念。累计发布非遗相关短视频648个,开展非遗展演活动直播86场,浏览量累计达697.4万人次。

丰富供给“品味”文旅盛宴

春节、元宵节期间,全省群众文化和旅游活动异彩纷呈、亮点频现,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不含村、社区社火)2307场次,服务群众1326.97万人次。

场馆活动备好文化大餐。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在假日期间落实免费开放制度,保障开放时间。省图书馆、省文化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5场次,服务群众379.89万人次。省图书馆举办“巳巳如意 阅伴青图”系列活动,开展馆长赠书、趣味猜谜、古诗词飞花令挑战、手作工坊体验等活动;省文化馆举办“春满昆仑 福至万家”青海省第四届群星送福进万家活动,开展2025年“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作品线上展览和“蛇舞新春 艺韵风华”生肖元素美术作品展。省博物馆联合青海在内的全国40余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与青岛市博物馆携手共同举办了“河湟陶韵——青海彩陶艺术文物展”。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惠民演出送上门。全省国有文艺院团赴乡镇社区、农村牧区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惠民演出下乡下基层活动,活动涵盖歌舞、戏曲、杂技、器乐及小品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反响热烈。全省8个国有文艺院团共演出100余场,观众达15万余人次。演出活动持续至农历二月二。

“村晚”烹制别样年夜饭。2025年我省共有15地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春节期间,全省共开展“村晚”活动68场次,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三合村、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戴家庄村、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举办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活动坚持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各村拿出看家本领,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歌曲、舞蹈、小品、社火等表演,现场还安排了特色年货集市、美食品鉴、篝火晚会、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青海公共文化云、青海文旅公众号等平台现场直播,让全国观众了解和感受当地特色文化、农民的新风貌、乡村振兴的新气象,真真正正体现了“忙里忙外忙好戏,迎来送往待宾朋”,将新农村的年节氛围直接“拉满”。

旅游迎春休闲过年。春节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4条“年礼好物 自在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具有时令特点和年节氛围的文化体验、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游购结合的欢聚过年主题线路。各类冰雪场馆依托自然形态,创新制作冰瀑、冰雕等冰雪展示,完善滑雪场、滑冰场等戏雪项目,部分景区更是通过逼真的灯光造型、生动的场景再现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举办“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活动,国内外共产生参拍、创意作品约3.758万件(条),展示展播投稿作品1.3万次(条),传播受众超过4亿人次。投稿展播作品从新年日出、大地风景到城乡生活、民俗活动,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新年和丝路风景的独特魅力。2025年春节期间,我省累计接待游客226.41万人次,旅游收入30.21亿元。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不仅让游客们度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春节,展现了青海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也为我省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文旅消费迸发强劲动力

打造品牌。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抓手,充分调动文旅市场主体积极性,强化品牌引领,全域协同推进,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场景创新、消费引领”的文旅消费促进长效机制。西宁市举办“围炉煮茶”嘉年华、万人暖锅宴、City Walk主题街区打卡、国潮动漫展、社火·火“豹”大秀,海东市举办“古韵河湟·万象海东”冰雪灯会嘉年华,海西州举办“坐着火车上昆仑—海西州浩瀚冰雪旅行季”,海南州举办文旅资源专场推介等活动,持续打响“山宗水源 惠游青海”消费品牌。

创新场景。聚焦冰雪旅游、舌尖美味、民俗文化体验等特色活动,开展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全新消费体验,推动文旅消费扩容提质。西宁市人民公园打造冰面主题游乐区供游客畅玩,设有冰上龙舟、小蜜蜂冰车、冰上乐吧车等18个娱乐项目;大通康乐滑雪场、湟中区甘河郊野公园冰雪大世界成为家庭组团体验冰雪乐趣的新晋打卡地。海北州祁连岗什卡雪峰景区推出冰雕展示、徒步探险、滑雪登山、赛马骑行等15个体验感好、互动性强的项目,吸引游客和各地登山爱好者慕名而来,截至目前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海西州策划推出戏冰雪、泡温泉、赏民俗等系列活动,格尔木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滑冰场,大柴旦雪山温泉、贵德温泉接待游客近万人。力盟商业巷步行街等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将夜间消费项目与生肖蛇文化元素结合起来,开展以民俗演艺、国潮花灯、刚需年货、特色美食等形式多样的夜间文旅促消费活动,培育夜间消费新增长点。

消费惠民。全省冬春季正常营业的25家A级旅游景区在冬春季期间推出门票打折、半价、实行淡季价格、免票等减免优惠措施,96家旅游景区全年不收门票,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执行淡季价格。同时,通过云闪付、携程网、美团网线上平台开展夜间文旅街区、“非遗贺新春 我的青海年”“智游青海 冰雪奇遇”等主题文旅促消费活动,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活力。共发放文旅消费券165.75万元,直接拉动消费487.07万元,间接带动消费3400万元,激发市民和游客假期出游热情和消费潜力。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春风吹响嘹亮的号角!旅游迸发出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热爱生活的人们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浪青海”的激情和热情再次燃起!一波又一波的赏花游、登山游、踏青游、民俗游、乡村游,掀起春季旅游热潮。

3月底、4月初,观看青海湖破冰开湖的壮美奇观。

4月-5月,走进西宁植物园、人民公园赏桃花、迎春花;赴贵德赏梨花,赴民和、循化赏桃花,赴化隆、尖扎赏杏花;4月底-5月,在全省各地感受丁香花的魅力;到人民公园赏郁金香;到海棠公园赏海棠花……

在今后青海冬春季旅游活动发展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高标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持续依托我省秋、冬、春三季旅游资源,坚持农体文旅商养融合发展,坚持资源互补、培育亮点、特色鲜明的原则,以我省丰富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厚重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整合优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多产业融合。培育一批冰雪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冰雪旅游景区,不断丰富民俗、节庆活动内容。打造冬春季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消费,延长旅游季节,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引导旅游企业推出各项优惠措施,让更多的本省群众和外地游客感受到旅游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版图文由省文旅厅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冬春季特色文旅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