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

鸟生军在查阅资料。胡章华供图

本报记者 李延平 通讯员 胡章华

“尽管山高路远,但我相信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3月20日,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民族村党支部书记鸟生军提起返乡担任书记的事,眼里满是热情。

大学毕业后,鸟生军创业14年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当谈到为什么选择返乡任职,他说:“在外拼搏这么多年,总感觉内心少点什么,总想回来为村里办点事儿!”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鸟生军也很迷茫:“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不知如何开展,每天被本领恐慌和无形焦虑困扰着,那段时间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经常一个人在村委会待到半夜。”

幸运的是,在原党支部书记和包片领导手把手的帮助指导下,鸟生军很快适应了村里的工作节奏。为解决大学生到村任职没经验、不会干、不会说的现实困境,湟中区委组织部印发《湟中区新任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提升“五项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选派导师帮带、村乡联点结对、书记定期座谈、撰写村情产业报告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巩固大学生到村任职“后半篇”文章。而鸟生军正是诸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湟中区共有43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其中,全日制大专学历219人,全日制本科学历210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1人,实现所有村大学生到村任职全覆盖。

19时,民族村党员活动室灯火通明,鸟生军召集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商讨网格化管理、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小拉沙”农产品品牌打造等事宜。

“我细化了村里网格化管理工作,全村按巷道划分为18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和一名群众代表担任网格管理员,走访网格内住户,详细掌握父老乡亲的问题诉求,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大家对划分布置有没有意见或建议?”

“要激发村里党员群众参事议事的热情,积极动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村里的会议并踊跃建言献策,让他们成为村庄发展的‘主力军’”。工作上,鸟生军有自己的思路想法,他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商讨确定了常态化进行环境卫生清扫制度和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等具体措施,在修订村规民约环节,引导大家各抒己见,就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爱护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内容开展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村里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收入和发展问题,这也是我们作为村干部最应该思考的。”2024年11月,鸟生军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一个月后实现村内道路黑化项目申报审批,今年1月申请并实施了天然气入户项目,2月举办“村BA暨迎‘三八’”篮球邀请赛及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民族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接下来,将联合拉沙片区5个村打造‘小拉沙’农产品品牌。结合现实资源条件,打造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努力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谋业,同时,积极带领村民谋划运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自媒体宣传和销售,聚力培养一批能干、会干、想干的‘新农人’。”鸟生军说。

现在,每当聊到这个年轻人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书记‘歹’得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