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并于4月2日对外公布,为深化价格改革,构建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指明方向。
为何出台:锚定价格改革新目标
这份意见围绕价格治理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展开,旨在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价格治理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达成这一目标,意见部署 “四个机制” 与 “一个基础” 的重点任务,即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强化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
新部署亮点:激活市场,保障民生
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方面,意见大力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废止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价格政策,让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正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郭丽岩所说,意见紧扣时代脉搏和市场诉求,明确提出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此举为企业向 “新” 而行、向 “绿” 转型提供指引。
在能源资源领域,意见分品种、有节奏推进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电网代理购电制度,健全天然气发电和储能价格机制,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这些举措适应能源领域发展新形势,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与结构优化。
水、电、气等领域价格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意见》提到,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
公共服务领域,意见聚焦民生,加强普惠性幼儿园收费管理,强化学校收费监管,对民办普惠性养老、托育机构收费进行引导,守住民生底线。
面对重要民生商品与大宗商品价格易波动的问题,意见着眼产供储销全链条,健全价格稳定长效机制,建立引导性价格区间调控制度,保障运输通道和枢纽稳定运行,全方位调控商品价格。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副研究员吕云龙指出,这是政府在市场失灵时,发挥 “有形之手” 的作用。在市场价格监管上,意见强化事前引导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实现线上线下、现货期货联动监管,营造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郭丽岩强调,价格治理需坚持系统观念,将健全价格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水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实抓好。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对价格治理机制的一次全面升级,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