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行经北大新阳路口的司机发现,这里的交通拥堵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如原本左转道与掉头车辆相互干扰,通行缓慢,如今信号灯增添了掉头提示,并专门设置了掉头专用道,早晚高峰时段车辆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以前在这个路口掉头太费劲了,车辆互相‘打架’,常常要等好几个红绿灯周期。现在好了,最左侧车道变成掉头专用道,一个红绿灯周期内就能顺利掉头。”市民覃炫嘉对这一通行变化连连点赞。
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研所副所长黄海峰介绍,交警在利用无人机对北大新阳路口进行日常巡逻时,发现了路口南进口存在掉头车辆排队过长、车流交叉干扰严重等问题,随即操控无人机从高空视角对路口进行多维度动态摄录,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AI智能分析平台。该平台对交通流量数据处理后,精准找出了拥堵成因。交警部门在该路口采取调整车道布局、优化信号灯控制等综合措施,有效实现了掉头车辆与对向车流的分流。
“与传统人工巡查和固定监控设备相比,无人机能灵活获取全景交通数据,结合AI技术生成多维分析模型,为交通组织优化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依据。”黄海峰表示,这项技术打破了平面监控的视野局限,极大地提高了复杂路况的研判效率。
据了解,南宁交警将持续深化“无人机+AI”技术在交通治理中的应用,借助智能感知、精准分析、科学调优的技术闭环,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为市民创造更加畅通的出行环境。
本报记者韦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