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佩良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施十余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现实中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把吃点、喝点、玩点当人之常情,以“小节无害”自恕,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组织上定会宽容原谅。
“小节无害论”,无疑是自我麻痹的糊涂观念。在一些党员干部眼中,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小节便不足为惧,一顿奢华宴请不过是人情往来,一次礼品收受无伤大雅,一场娱乐活动更是稀松平常。但他们忘了,小节之处往往是思想防线的突破口。一旦在小节上放松警惕,欲望的闸门就会悄然打开,各种不良行为接踵而至,最终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小节无害”现象的滋生,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源。一方面,源于思想深处的轻视。部分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他们没有从政治高度审视自己的言行,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扭曲,把手中权力当成谋私工具,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源于制度约束的缺位。尽管各项纪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对小节问题姑息纵容,让一些人心存侥幸,误以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不会被发现、被惩处。
杜绝“小节无害”的错误观念,需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通过深入学习党纪国法,让党员干部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增强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内心深处涵养敬畏之心。要强化监督执纪,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小节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力的震慑和警示。同时还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此外,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莫被“小节无害”麻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莫被“小节无害”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