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人形机器人周报 | 4月2日:朱啸虎退出人形机器人引发争议

来源:芝能汽车

人形机器人及相关行业动态持续升温,华为云举办多场私享会引发关注,同时朱啸虎退出人形机器人领域引发热议。以下为本周行业亮点:

01

每周机器人周报

● 行业合作与技术突破

◎ 蓝思科技:宣布已与国内及北美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展开合作,深化产业链布局。

◎ 奥迪一汽:首次在生产基地试运行优必选Walker S1人形机器人,探索智能制造新场景。

◎ 商汤与归墟机器人:合作推出新一代具有情感陪伴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拓展应用边界。

◎ vivo:正式进军家庭机器人领域,布局消费级市场。

◎ 魔法原子:推出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端到端具身大模型,计划于2025年量产400台。

◎ 豪森智能:正在开发工业各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聚焦专业化应用。

◎ 强瑞技术:布局无刷电机技术,开拓人形机器人市场。

◎ 速腾聚创:发布机器人视觉新品类Active Camera首款产品AC1及AI-Ready生态,增强机器人感知能力。

● 资本与市场动态

◎ 凯尔达人形机器人:认缴凯维力传感新增注册资本185.7143万元,强化技术协同。

◎ 朱啸虎退出争议: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公开表示“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引发业界热议与反思。

● 产业应用与活动

◎ 东风柳汽:全球首次批量引入工业人形机器人,近期采购20台优必选机器人,上半年完成部署。

◎ 华为云:接连举办“DeepSeek 智享同行”私享会及人形机器人私享会,兆威、利和兴、亿嘉和等上市公司参与分享,探讨行业趋势。

◎ 江苏无锡:即将举办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展示技术成果。

◎ 商务部:透露本届消博会将汇聚国内外最新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提升全球影响力。

02

vivo进军机器人:

家庭场景的智能新图景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宣布成立“vivo机器人Lab”,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聚焦家庭场景。这标志着这家智能手机巨头从“移动终端”向“家庭智能中枢”的战略转型。

vivo计划三年内推出首款家庭机器人产品,并深化AI、6G及混合现实(MR)技术布局。这一决策不仅源于vivo三十年的技术积累,还与老龄化社会的刚需及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vivo选择机器人而非热门的汽车赛道,不追风口,而是基于自身技术优势与用户价值匹配。

胡柏山强调,手机行业的技术路径与机器人高度耦合,是其他玩家难以企及的优势。

◎ vivo自研的蓝心大模型已实现70亿参数端侧部署,提供低延迟、高隐私的AI交互能力;

◎ 其MR技术和V3影像芯片则为机器人赋予“类人视觉”;

◎ 手机硬件如微型电机和散热系统也能复用至机器人关节与散热设计。

vivo明确只专注“大脑”和“眼睛”,将机械执行部分留给产业链伙伴,延续其在手机领域协作共赢的逻辑。

瞄准家庭场景,vivo避开了工业机器人竞争,直击现代家庭的痛点——从家务辅助到老人健康监测与情感陪伴。

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3亿,老龄化催生了对智能管家的巨大需求。例如,跌倒是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vivo的机器人有望通过健康监测和跌倒报警等功能填补这一空白。

胡柏山表示,机器人将服务于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通过“渐进突围”走进用户生活。

技术上,vivo依托端侧AI和影像能力构建竞争壁垒。蓝心大模型保障交互效率与隐私,MR技术则强化空间感知,成为机器人的“眼睛”。

此外,vivo成熟的供应链和生态体系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动家庭机器人走向消费级市场。

胡柏山认为,机器人是手机行业的未来延伸,从二维屏幕升维至三维甚至四维,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

vivo的入局或将重塑家庭机器人产业格局。凭借规模效应,其BOM成本可压缩至消费级水平,打破初创企业“高成本-低销量”的困境。

正如胡柏山所言,科技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这场技术长征的终点,或许是一个更智能、更温暖的家庭生活愿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人形机器人周报 | 4月2日:朱啸虎退出人形机器人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