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弘扬精神忆忠魂 浩气激荡天地间

来源:法治日报

编者按

未再被敲响的法槌、袖口磨破了的外套、179天的出差记录、厚厚的工作日记……都在无声讲述那些为守护公平正义、捍卫群众利益而献出生命的政法英模的故事。他们用热血书写忠诚,以生命践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凡的丰碑。

又是一年清明时。本版今天推出一组报道,追忆政法英模生前感人事迹,用文字弘扬和传承他们留下的精神火种。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在无声处守护安全,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在平凡中默默奉献……翻开过去一年广大政法干警风雨兼程、不懈奋斗的篇章,外化于行的英雄气概,折射着内化于心的崇高信仰。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个个奋斗的身影不曾远去,政法英烈的赞歌永远激荡人心,汇聚起雄劲的时代旋律,烙刻下闪亮的精神坐标。

忠诚奉献矢志不渝

“就是‘对党忠诚’,只有‘对党忠诚’!”这是山东省青岛监狱第十监区一级警长冯磊对自己从军从警生涯的描述。2022年10月8日,冯磊在监狱封闭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8岁。在他的生命中,16年投身军旅,保家卫国,16年扎根高墙,感化冥顽。

从绿色戎装到藏蓝警服,冯磊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生命为党和人民守国防、巡海疆、驻高墙、护平安,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牢记宗旨、践行使命的不凡篇章。

罪犯马某,70多岁,性格自闭,2017年分配到监区服刑改造后,表现出强烈的消极改造情绪,改造表现多次反复。经分监区、监区两级研究,决定由冯磊担任该犯精准转化的负责人。冯磊迅速牵头成立帮扶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亲情帮教,安排家属亲情会见、动员其孙辈拨打亲情电话,帮助其放下包袱、打开心扉。同时组织其参与力所能及的集体劳动和监狱开办的国学班、老年活动等,成功树立起马某的改造信心,实现了精准转化。

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是人民警察队伍的真实写照。

2024年6月,一则让人痛心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汉兴派出所副所长邱建军在带队处置一起持刀滋事警情时,为保护现场群众和战友,奋不顾身地与持刀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身中15刀,忍痛浴血追出20多米远……他的鲜血浸透警服,生命永远定格在50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2024年4月10日,在犯罪嫌疑人持刀行凶的危急时刻,为保护现场群众,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史礼海挺身而出、制止犯罪,不幸被刺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33岁。入警以来,史礼海牢牢扎根公安基层所队,主办或参与破获刑事案件100余起,查处行政案件2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止付追回涉案财物价值超100万元。

辛勤耕耘重塑灵魂

2022年6月5日,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党委书记、所长陈旭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来了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是陈旭生前教导过的解戒人员。

“陈老师,不是说好了吗,要永远管着我、帮着我……”一名叫阿雄(化名)的男子掩面而泣。

阿雄曾是戒毒所“常客”。万念俱灰之际,他遇见了陈旭。得知阿雄喜欢弹吉他,陈旭动员他加入自己组建的乐队,并鼓励他:“你要相信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把控自己命运的能力!”

一席话,让阿雄重燃生活信心。2008年解戒出所后,他开过车、送过货,如今开始创业。“不能辜负陈老师一片苦心!”他说。

在戒毒所,陈旭不仅像老师一样耐心为戒毒人员打开心结、解决困难;他们出所后,陈旭仍然给予关心和帮助。

一次,陈旭接到一名解戒人员来电求助,称他经不住诱惑复吸了,不知该怎么办。陈旭和同事立即赶到这名解戒人员家,帮他逐条分析复吸原因和对策。在陈旭的鼓励下,他洗心革面,开起杂货店,后来还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2005年以来,在陈旭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成功帮助1100人戒除毒瘾;开展20多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帮助2000多名解戒人员回归社会……作为海南司法行政系统公认的“业务通”“百科全书”,他还带头研究制定戒毒管理、卫生医疗、社戒社康等各项规章制度60余项,通过推动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高墙内,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用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书写了重塑灵魂、育新育人的不平凡业绩,用对监狱事业的热爱生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从警27年,山东省潍坊监狱十四监区二级警长刘爱国不断完善罪犯管理的“一案一卷”,参与拟定相关罪犯的管理考核办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罪犯行为规范养成。2022年7月13日,刘爱国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4岁。

罪犯李某,因犯抢劫、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因为反管抗改被多次严管、禁闭,在短短5年内就连续调换了4个监区,是出了名的“刺儿头”。自调入刘爱国所在的监区后,刘爱国主动要求做罪犯李某的包管包教干警。

刘爱国经细致观察和深入谈话,根据李某遇事冲动、行为偏激等特点及时调整改造方法,攻心治本、以文化人。在运用干警与罪犯联系手册进行交流时,为回复好李某短短的百余字,他往往要反复推敲斟酌用语。历经6个月,李某终于敞开心扉,表示会积极走好改造之路。

2022年10月23日晚,广东省东莞监狱六监区原监区长许镇浩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47岁。

23年来,许镇浩长期驻守在监管改造一线,先后在监狱办事员、科员、副监区长、教导员、监区长等岗位上奋斗。有股子拗劲的他因“干得多、点子多、要求多”被同事们称作“许三多”。2021年,东莞监狱被确定为广东监狱系统某专项创建工作的试点单位。许镇浩在没有现成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带领监区民警摸着石头过河,锚定劳动改造信息化、智能化,开展创建工作。最终实现该项创建工作提速增效,成果斐然。

担当尽责守护正义

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一摞摞的材料、夹着书签的法律书籍、密密麻麻写满文字的笔记本,柜子里成套的检察制服也还在,却再也见不到那个神情笃定、目光坚毅的检察官……同事们提起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周泽州的名字时,还没细说,眼圈就红了。

从书记员到检察官,从科员到科长,从检14年以来,周泽州办理、指导各类案件千余件,经手的案件无一错案。“他是我们院里的‘大案能手’,不管什么案件都找出案件事实、证据存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邵阳市检察院专职委员王晟芳回忆起和周泽州相处的点点滴滴,一度哽咽。

巍峨的佤山,见证了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鲍卫忠扎根祖国西南边陲,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信念与担当。

敦实的身材、黝黑的脸庞、淳朴的笑容,这是鲍卫忠给人的印象。2021年10月21日,这位佤族汉子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10月23日不幸去世,年仅45岁。领导和同事对他有一致的评价:“从没听他喊过苦、叫过累。”只要当事人有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

2016年3月,为期3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面打响。作为执行局的带头人,鲍卫忠变得更忙了。白天时间不够,晚上通宵加班。他牵头全面梳理了历年来的历史存案,逐一研究破解,仅仅3个月,300多万元案款全部执行到位,化解了650件“钉子案”“骨头案”。他说:“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虽然辛苦,但值得!”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在对政法英烈们生前身后的追访中,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细节,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使命的忠诚、对职责的担当、对正义的坚守。他们的身后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激励着广大政法干警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贡献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弘扬精神忆忠魂 浩气激荡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