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印记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工人阶级从分散抗争走向团结奋进,工会组织的诞生意义非凡。从本期起,本刊特开设“印记”栏目,从各省早期工人运动讲起,回溯各省工会成立历程,聚焦关键事件与人物,展现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通过历史的讲述,让读者可以深刻理解工会力量,汲取工运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收获前行的智慧与勇气,敬请关注。
广东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香港海员大罢工掀起“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第一怒涛”,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东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东成立,广东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1953年4月22日,作为全省工会领导机关,广东省总工会正式成立。从此,全省工人阶级有了统一的组织,广东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广东省总工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1950年8月,广东胜利解放。广东迅速恢复经济社会秩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解放之初,广东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迅速组织起来,广泛动员工人阶级为国民经济恢复而努力奋斗。但由于缺乏全省性的工会领导机构,各地工会工作普遍存在缺乏规范性、工会干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样的形势任务,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广东省总工会筹建工作。
1.建立广东省总工会筹备处
1950年3月初,经中华全国总工会批准,广东省总工会筹备处宣告成立,由林锵云、梁广、冯燊等14人组成筹备委员会,林锵云为筹备处主任。3月20日至4月9日,广东省各地工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各地工会工作总结报告,总结了广东大陆解放后5个月来的工运工作,传达了1950年的工会工作,并通过林锵云等32人为筹备委员,成立广东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4月9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在华南市镇、工会、财经工作联合会议上,就组织工会、开展工会工作提出了主要意见,要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在城市工作要依靠工人阶级团结朋友。省总筹委会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下,立即落实全省工会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各项工作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广东工会逐步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壮大工人阶级队伍,为广东省总工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2.广东省总工会筹备处的有关工作
省总筹备处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下建立起了秘书处、生产部、组织部和文教部等日常工作的部门,各项工作走入正轨,同时派遣干部帮助各地、各产业自上而下开展组织建设工作。二是召开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会议。提出面向生产、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生活的方针,贯彻落实全总生产会议和中南总工会指示精神,各地工会发动生产精神、推广马恒昌小组运动。三是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全省工会共组织167个厂矿进行生产竞赛,参加人数达9497人,培养了25个模范小组、486名劳动模范和409名模范工作者。四是调整劳资关系。从筹备处成立至1952年9月,共处理劳动争议4762件,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313个,签订集体合同154个。五是开展工资改革。确定技术标准,刺激了工人提高技术、学习文化和劳动的积极性。六是开展工会文教活动。结合时事政治开展爱国主义生产运动、职工业余教育等方面工作。
3.广东省总工会的成立及其机构设置
省总筹委会成立后,经过3年的时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基本上都已经组织和健全起来,已经具备了正式成立工会领导机构的条件。1953年4月15日,广东省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广东省总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林锵云当选为省总工会主席。4月22日,广东省总工会宣告正式成立,设主任室、办公室、组织部、生产工资部、劳保部、文教部、女工部、财务部等部门。在省总工会之下设立粤中区、粤东区、粤西区、粤北区、海南区等5个区办事处及一所干部学校,下辖汕头、湛江、佛山、韶关、江门、海口等6个省辖市工会联合会。1953年5月1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章程》规定,广东省总工会改名为广东省工会联合会。1959年4月,根据全国总工会八届二次执委会决议,复称广东省总工会,沿用至今。广东省总工会的建立,使得全省工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统一组织更好地团结起来,使工会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也为全省工人阶级执行党的工人运动方针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1953年4月15日,广东省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4.广东省总工会成立初期的主要工作
广东省总工会成立于国家进入计划经济的时期,省总工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省工人阶级贯彻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而热情劳动。
1956年,广东省工会联合会召开广东省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总结了1953年至1956年的工会工作成绩。劳动竞赛方面,在党的领导下,省总工会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政治思想教育和巩固劳动纪律教育,大大提高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支援农业合作化方面,省总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大力支持农业合作化,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省总工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广大职工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思想教育,贯彻落实合营和生产两不误方针。职工权益维护方面,职工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劳动保护进一步改善,工会组织对官僚主义等现象的监督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方面,整顿和健全了工会各级组织,健全了正常工会基层工作秩序,加强企业工会小组工作,建立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
经验启示
在广东工人运动和广东省总工会诞生的过程中,苏兆征、林伟民、林锵云等共产党人,就如何发动和开展工人运动、如何创建工会组织、如何深入推进党的工运事业等诸多重大问题,都作出了具有探索意义、开创意义的历史贡献,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我们推动新形势下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广东省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场。
1.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会工作才能方向正确、不走偏路,才能做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党成立前的广东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而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指导,推动了广东工人运动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工人阶级也由此找到自我解放的正确道路。广东省总工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号召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意志和主张,组织动员广大工人群众积极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任务。至此,党领导下的广东工运事业开启新篇章。迈上新征程,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2.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确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坚持16个月之久,参加人数达25万,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工人阶级展现出的革命性、先进性、组织纪律性成为罢工斗争中的决定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职工群众在增援前线、劳动竞赛、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迈上新征程,我们要坚定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3.必须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党的事业大局
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组织动员职工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是广东工会组织的光荣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工会组织发动和参加了罢工运动、参军参战支前运动等,工人运动有力支持和配合了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抗日救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广东省总工会成立前后,广东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组织广大职工群众配合完成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重任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工作,胜利完成支援抗美援朝和支援解放海南等任务,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政权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迈上新征程,我们要始终把工会工作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彰显工会组织担当作为、体现工会工作价值。
4.必须始终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的初心使命所在,也是工会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的关键所在。解放之初,广东各地不少企业行业仍沿袭旧的劳资关系,造成劳资双方矛盾不断、职工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生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为改变解放前不合理的劳资关系,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利益、站出来为职工说话,积极倡导并推动订立集体劳资合同,在稳定劳资关系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大力推动废除“无情鸡”旧习,有力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迈上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加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坚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必须始终坚持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
从解放之初广东工运情况来看,全省没有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工人阶级组织工作相对缓慢,工会工作力量不够集中,面对巩固政权、恢复生产、土地改革、经济建设等重大任务,亟须快速把全省工人阶级最大程度组织起来。广东省总工会成立后,不断加大组织动员力度,全省工会组织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空前壮大,全省工会会员由1953年的578702人,增加到1957年的1008580人;工会会员占职工人数的81%。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广大工人阶级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克服困难恢复生产、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参与工厂企业新型劳资关系建立,为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迈上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夯实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组织基础,加快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持续提高工会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广东省总工会研究室)
注释:“无情鸡”,是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广东各地的厂矿或商铺东家(雇主)每届年关任意解雇工人的一种制度。解放前,雇主雇佣或解雇工人多在年头或年尾。若东家欲解雇工人,沿袭行规,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由雇主向工人敬酒或敬茶并送上一只鸡腿,或者雇主请工人吃一餐摆有全鸡上桌的饭莱,即意味着被请者已被“炒鱿鱼”。因此,在当时,社会上称此为食了“无情鸡”。1949年12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签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劳字第69号通知,指出“无情鸡”的恶习实有违新民主主义国家之劳动政策,各私营厂、矿、商店,一律废止“无情鸡”制度。
来源:《工会信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