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提效能 降成本
江苏南京锅检院以“智改数转”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王雯雯 张 艳 本报记者 蔡美萍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建设数字中国作为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江苏省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锅检院”)自2023年起,率先以“数智化”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促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现代化发展。
“智改数转”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是其中关键的第一步。南京锅检院于2023年、2024年连续制定出台“智改数转”专项行动方案,整体规划发展路径与实施步骤,确定“12345数智锅检”战略架构,即依托一个“数智大脑”底座支撑,贯穿“数据创造价值、融合促进发展”两条主线,建设“数智检验、数智企服、数智管理”三大平台,围绕特种设备使用企业、制造企业、充装单位、监管部门四类服务对象,构建数据链、业务链、检验链、质量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的“数智锅检”生态体系,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到承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中,打造行业智能检验新标杆,在实现检验检测质效提升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能。
南京锅检院研发了便携式现场检验智能终端,实时接收现场检验检测数据并定位,以“图数交互”的方式,实现检验人员现场快速绘制图形、出具检验记录,电子报告一键转换,不仅提升了检验效率,也保障了检验报告质量。该系统已在南京锅检院容器管道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中得到实际应用,出具各类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2万余份,容器、管道定期检验效率分别提升25%、35%,年度检查效率提升50%,全院整体检验效率提升41.81%。
南京锅检院规划建设了危化品罐车智慧检验工厂,自主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检验工装和设备,构建罐车检验及典型案例数据模型,智能生成检验方案;构建罐车检验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智能派工和多工位智能引导。该院基于AI开发检验现场异常行为监测系统,对违规行为和危险状态及时预警,实现罐车检验全流程业务、质量、安全“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该院创新开发了集吊装、校验、修理于一体的撬装式安全阀一体化校验平台,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对不规范、不完整、不可信的检测过程进行智能识别和预警。同时,开发安全阀校验公共服务平台,从网上报检、快递下单寄送、网上缴费,到自动校验、自动打标、电子报告即时投送,实现安全阀校验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校验效率与质量,防止虚假校验,降低企业校验成本。
南京锅检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数字化技术,重塑技术服务模式,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提供“一站式”、系统性信息化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针对中小型企业,该院开发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管理云平台及微信客户端,全面落实“不见面报检”,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快速办理网上报检、在线缴费、实时跟踪检验状态、在线开票等全流程业务,同时运用电子签章技术,实现承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报告和使用标识的电子化,让检验报告和使用标识能够批量“秒送”企业手中。针对大型企业,该院量身定制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危化品特种设备健康监测水平。目前,该院开发的特种设备本体健康状态数字孪生体已有实际应用案例,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预测风险点,发生事故时能够智能规划疏散路径,帮助企业数智化管理特种设备,保障特种设备本体安全。
此外,南京锅检院重塑内部管理模式,推动精细化管理。该院将内部管理与数字技术相融合,运用数字孪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该院“人财物事”等全场景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打造全域高效协同的数字管理平台。其中,自主开发多层级多板块智慧管理驾驶舱,运用数据归集、实时统计与智能分析等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多形式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实时反映全院业务收入、合同执行、质量管控、成本核算、人员管理等情况,提供实时、动态、精准、可视、全方位、多角度的决策支持;构建“员工画像”,立足一线检验人员,从个人档案、检验数量、质量安全、业务产值、科研成果、综合评价等多维度展示员工全方位素质技能,帮助每位员工提升自我认知、激发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