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张小泉集团陷资金困局,被执行金额超39亿

  红星资本局4月3日消息,近日,“刀剪第一股”张小泉(301055.SZ)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小泉集团”)再增被执行信息,引发关注。

  据天眼查APP,4月1日,张小泉集团新增两条被执行信息,共涉及执行标的4700余万元,加上此前的6条被执行人记录,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39.05亿元。

  2日晚间,张小泉公告称,张小泉集团所持320万股公司股份,将于5月8日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上拍卖。被拍卖原因系张小泉实控人张樟生的一笔金融借款逾期。

  张小泉集团再增两条被执行信息

  累计被执行金额39.05亿元

  天眼查APP显示,4月1日,张小泉集团再增两条被执行信息,涉及执行标的4700余万元,执行法院均为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4月3日,红星资本局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暂未查到张小泉集团相关被执行信息。

  天眼查APP显示,不久前的3月28日,张小泉集团就因增加高达31.3亿元的执行标的陷入债务风波。

  加上此前的6条被执行人记录,张小泉集团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39.05亿元,张樟生也被限制高消费。

  截图自天眼查APP

  张小泉集团是上市公司张小泉的控股股东。4月2日晚间,张小泉公告称,张小泉集团所持32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将于5月8日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上拍卖。

  拍卖源自张樟生的一笔金融借款逾期。2023年10月,张小泉集团以其持有的320万股公司股份为张樟生与张晓之间的金融借款业务提供质押担保。2025年2月,因债务逾期,张晓向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申请轮候冻结上述股份。 

  张小泉称,若司法拍卖成功,张小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由48.72%降至46.67%,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对于控股股东债务危机一事,张小泉称,公司与控股股东为不同的独立经营公司主体,被执行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张小泉跌6.9%

  控股股东股份几乎都被质押、冻结

  4月3日,张小泉股价开盘一路走低,截至收盘,跌6.9%。

  张小泉集团成立于2001年1月,由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共同持股。

  近一年来,张小泉集团因债务违约等问题涉及多起诉讼或仲裁。截至3月19日,其债务逾期本金、担保违约尚未代偿本金合计超59亿元。

  而张小泉集团的债务危机正是源于“富春系”的激进扩张。大股东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是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富春控股通过频繁质押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高杠杆扩张,巨额投资物流产业园和商业地产等,最终因项目回报不及预期导致债务逾期。

  截至2025年3月,张小泉集团持有的张小泉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涉及5笔逾期融资业务,本金达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44.86亿元。

  3月25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富春控股启动预重整。有业内声音称,此举是为了分割风险,避免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至上市公司。

  但近几年,上市公司张小泉也“麻烦不断”,多次陷入断刀争议。例如“拍蒜断刀”事件,还有消费者关于剁刀和斩骨刀不能斩剁的投诉。其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一路下跌,到2024年2月,盘中最低跌至7.55元,彼时,张小泉市值较历史高点已蒸发超40亿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张小泉集团陷资金困局,被执行金额超3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