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董事长俞敏上任不足半年,太极集团营收净利双降,牵动着4万多名股东的心。
3月底,太极集团连发两份公告,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因两家子公司需补税1亿元,受补税事件影响,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更正,净利润同比降幅从此前预告的80.98%调整至96.76%。而这一净利润规模是太极集团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除去2014年、2019年和2021年的亏损外)。截至目前,在已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的中医药公司中,太极集团营收增速排名倒数第二、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倒数第四、扣非后的净利润增速排名倒数第三。
据悉,太极集团去年全年非经常性损益仅亏损0.1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业绩下滑不是由各类减值损失造成的。对此,太极集团公告称,报告期内,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以及下属子公司补税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同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70后俞敏刚履新董事长一职。在两家子公司补税1个亿后,太极集团陷入利润大降问题。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作为国企班子更换对经营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如果此前的高基数是偶然现象,那么不排除之前的高基数有一定人为干预业绩表现的可能,假如此前的高基数是常态,那么意味着去年的经营表现大幅下滑。”
两家子公司补税1亿元
2025年3月26日晚间,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极集团”)连发两则公告,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一是两家子公司因税务问题,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亿元;二是受补税事件影响,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进一步下滑,预计同比暴跌96.76%。
公告披露,太极集团涉及此次补税事件的两家子公司分别是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南药业”)和重庆中药材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中药材”)。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的检查情况,以及中药材公司自查的结果,太极集团的这两家子公司被发现存在漏缴税款的情况。
其中,西南药业需补缴所得税8000万元,重庆中药材需补缴增值税及滞纳金2000万元。公告称,此次不涉及行政处罚,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计入2024年度当期损益,预计将减少2024年归母净利润1亿元。
天眼查显示,西南药业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4.9亿元,太极集团对其直接持股99%,间接持股1%。公司系西南地区唯一麻醉药及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有近500个生产批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即其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率。重庆中药材公司成立于1982年2月,注册资本0.59亿元,系太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且仍是小微企业。其主要从事中药材贸易,旗下还有重庆桐君阁中药批发有限责任公司。
对此,太极集团表示,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上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不涉及前期财务数据追溯调整。西南药业和中药材公司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将计入2024年当期损益,预计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亿元。
随后,太极集团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净利润同比降幅从此前预告的80.98%调整至96.76%;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从此前预告的82.67%调整至95.02%。
本报记者对比发现,前后两份业绩预告存在巨大落差,调整后的业绩下滑进一步扩大。对此,沈萌认为,“虽然名义上是会计准则适用的调整,但是不是存在人为干预账目无法判断。”
核心品种销量下降
太极集团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3.86亿元,同比下降2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0.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约7.95亿元,同比下降96.76%,扣非净利润约3853.93万元,同比下降约95.02%。此前太极集团今年1月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1.56亿元,同比下降约80.98%,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约82.67%。
对于业绩下滑,太极集团表示,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影响,2024年公司胃肠感冒类、抗感染类等药品销量下降。虽然公司在下半年加大了库存药品促销力度,但2024年营收仍同比减少约32.13亿元,降幅预计为20.56%。
具体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一到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05%、-25%、-73.82%、-909.72%,业绩呈现前高后低、持续恶化的趋势。第四季度的业务表现,营收同比减少约14.64亿元,同比下降42.5%,对全年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在产品方面公司核心品种销量面临全线下降。太极集团官网显示,公司聚焦“6+1”重点治疗领域,即“消化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用药+大健康产品”。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中西药批文1240个,其中化药批文550个,中药批文690个,全国独家生产批文87个。其中主力品种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急支糖浆、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等。
太极集团的“明星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全规格,下同)、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等的销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0.96亿盒、1.05亿盒,较2023年分别下降58.4%、45%,不过,鼻窦炎口服液等产品销量增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太极集团10多年来几乎没有新药问世,其业绩基本由历史上形成的几款产品贡献,因此业绩表现极不稳定。
此外,2024年太极集团全线产品收入都出现了下降,且均为两位数的降幅。与收入下降同步,太极集团主要产品的毛利率也在下降,显示出盈利能力的下滑。2024年,太极集团整体毛利率为39.23%,较2023年下降9.37个百分点,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低。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