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一个空港小镇的流量密码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秋怡 雷倢 蒋君芳【小镇名片】  黄水镇,距成都市区仅30分钟车程,毗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有由4家博物馆、2家书院和1家美术馆构建的博物馆矩阵。目前,该镇正以博物馆矩阵、田园美学、机场流量三张王牌“出圈”,探索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小镇故事】  车已堵到花海深处了。3月27日下午2时许,记者的车在环港路上停滞不前。摇下车窗,牧马山的春风裹挟着油菜花香涌入。远处,一座汉唐风格建筑点缀在金灿灿的花海中,这是广都博物馆。博物馆外,一架又一架飞机呼啸而过,古今融合创造出独属于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的文旅流量密码。  走进广都博物馆,网红展品“点赞俑”前,许多游客正模仿其憨态拍照留念。去年开馆即走红,黄水镇能接住这“泼天流量”绝非偶然,而是水到渠成。  “我们手握三张王牌。”黄水镇党委书记晏巍说,“距离机场和市区近、博物馆多、生态本底好。”  黄水镇距成都市区仅30分钟车程,紧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既能承接都市客群“微度假”需求,又具有将机场旅客流量转化为文旅资源的潜力。飞机低空掠过与静谧田园风光形成“冲突美学”,成为社交平台传播爆点。同时,黄水镇还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追蝶记蝴蝶博物馆、四川天府荆溪茶具文化博物馆、成都文清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何建明书院、文昌书院、李文信美术馆……小镇处处藏着惊喜,步步皆是文化。  打好这“三张牌”,黄水镇明确产业突破方向——以机场流量为入口,以博物馆IP为核心,布局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打法上拒绝“大而全”,深耕“小而美”,多家主题博物馆构成“小镇文化矩阵”,以差异化展陈突破“千镇一面”困局。通过博物馆IP打造、新场景打造、农业景观化改造实现三产深度融合,黄水镇让网红变长红。  “客官里边请!”戴上VR眼镜,唐代市井瞬间在眼前“复活”:酒旗招展的长安街头,胡商牵着骆驼穿行,孩童举着糖画追逐。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游客可与虚拟场景实时互动。这是黄水镇在广都博物馆里打造的新场景之一。  “本想拍飞机发朋友圈,却在VR穿越回唐朝那一刻被圈粉,感觉触摸到了历史的体温。”重庆游客张雯说。  “我们打破‘静态展陈’边界,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体验。”黄水镇镇长朱冕介绍,除了广都博物馆,更多体验式新场景出现在瞿上田园——嘟嘟乐园的亲子考古沙坑、风聆坡的植物盲盒、四大主题露营地,构成“12小时不打烊”体验矩阵。  打造新场景之外,黄水镇还全面梳理片区闲置房屋和集体建设用地资源,通过招商吸引更多消费场景入驻。“头顶的飞机就是我们最好的招商名片。”朱冕介绍,第一批次已吸引牧山逸园、喜上养生小院、囍院咖啡等10个消费场景入驻,4月将有半日闲营地、“忆蜀家”田园会客厅等3个消费场景亮相。  同时,黄水镇联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提升瞿上田园地力,改造230亩规模化种植区域,将农业种植生产与梯田景观打造相结合,实现四季有景;凭借牧马山生态本底,培育以二荆条辣椒、牧马山脆桃、牧马山香梨、文武龙虾等为支撑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6000余亩。  依托特色农产品和博物馆资源,结合瞿上田园、空港花田等消费场景,黄水镇形成赏鲜花、品美食、看飞机、逛博物馆的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1200余名群众就业。2024年,黄水镇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  分别时,朱冕向记者发出邀约:“我们正在将板桥美食街附近的一处老厂房改造为蜀锦文创园,预计年底建成。届时欢迎来见证传统工艺与现代空间的完美融合。”他边说边递过一张设计效果图,图中粗砺的工业风墙体与飘逸的蜀锦纹样相映成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一个空港小镇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