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清明 | 陌上烟雨着春色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节气简介

安徽池州:和美乡村景如画(何清 摄)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清明三候说来皆是诗:初候桐始华,白紫相间的泡桐花在檐角垂落铃铛般的花序;二候田鼠化为鹌,地气升腾处,昼伏夜出的生灵悄然换装;三候虹始见,雨霁时分总有孩童指着天际惊呼。

节日习俗

浙江宁波:乡村㺯 客自来(胡学军 摄)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清明节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一方面因为清明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另一方面因为它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

清明扫墓

扫墓祭祖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明扫墓,即为“墓祭”,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

清明放风筝

清明节放风筝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它原本承载着人们放掉身上“晦气”的巫术意义。古时,人们在风筝放飞升高后会剪断引线,寓意带走晦气、烦恼和病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放风筝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表达美好愿望和娱乐的方式。

清明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用艾草和糯米粉制成,中间包有豆沙等馅料。吃青团寓意生活甜蜜、福气满满。

贵州丹寨:萌娃踏青采茶忙

(杨武魁 摄)

呼和浩特:小学生飞纸鸢(丁根厚 摄)

四川蓬安:小朋友学做青团

(彭圣洲 摄)

节气安全指南

河南孟州:菜籽产业种植区(白水平 摄)

关于消防安全

祭扫时请勿在草木茂盛处焚烧香纸,建议以鲜花、云祭扫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文明祭扫,注意防火。

关于卫生安全

清明时节,春意正浓,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正是春季传染病高发时段。清明假期要做好春季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多锻炼,按时作息,规律饮食。

关于踏青安全

清明假期出门游玩要注意天气变化,穿戴适当,选好合适的踏青游玩场所,防止花粉过敏、昆虫叮咬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清明 | 陌上烟雨着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