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全力推进“六个行动” 重大项目建设满弓劲

开栏的话

  关键之年,关键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组织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就业促进行动、节水行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六个行动”。

  “六个行动”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继“六个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部署,也是完成好“五大任务”的重要抓手。4月3日起,本网将推出“六个行动”系列特刊,持续报道内蒙古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六个行动”的务实举措、工作亮点和最新成效,不断凝聚起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大合力,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敬请关注!

鄂尔多斯:“乌金”转型 向新向绿

  4月1日,记者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内蒙古宝丰300万吨烯烃项目现场看到,煤炭经过气化、净化、甲醇合成、MTO、烯烃分离等一系列工艺,最终化为工业母料——烯烃产品。这里每日生产的4000多吨烯烃运往华东、华南等市场,经过各类流程,摇身一变成为汽车材料、运动器械等。

 内蒙古华储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

  总投资484亿元,作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厂,宝丰不仅承担着从“一块碳”到“一缕丝”转变的中间关键环节,在设备装置上,更实现了内蒙古项目设备装置全面国产化替代,破解了众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内蒙古宝丰项目建设采用的设备装置全部由我国自主生产制造,其中23项关键核心设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创造了气化、净化、甲醇合成、全密度聚乙烯、甲醇制烯烃分离耦合蒸汽裂解装置单套产能“五个全球最大”和DMTO、聚丙烯、空分装置单套产能“三个全国最大”的行业纪录。

  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华山表示:“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现代煤化工技术革新,从多方面节能降耗,全系统能耗降近20%,坚定推动绿氢与煤化工耦合、源网荷储协同减排,促进煤化工高端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协同打造产业链生态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现代煤化工产业不但建成了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循环产业链,而且探索现代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技术研发和工业化应用。积极组织申报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大力推进绿氢与煤化工耦合发展。目前,鄂尔多斯市已批复风光制氢项目9个共计517万千瓦,其中2个项目共65万千瓦已建成,绿电主要用于绿氨等煤化工产品。

  去年至今,鄂榆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鄂尔多斯重点调度煤化工及延链补链项目23个,新增产能300万吨,完成投资206.36亿元,已超额完成计划投资额。鄂尔多斯市已经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纵向梯度增值,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毛锴彦)

包头:重大项目建设 奔跑在春日赛道

  春日的鹿城,机械轰鸣与奋进号角交织成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4月1日,在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内,48个磷酸铁锂电池块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快速组装,机器人手臂精准抓取、注液、打包,工人们穿梭其间调试设备,一个储能集装箱仅需半小时便完成组装。“这个‘大家伙’能储存4800度电,相当于普通家庭4年的用电量。”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裴植指着打包完成的储能集装箱介绍。

  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自去年5月20日开工建设,到今年2月15日具备全面投产水平,从立项、开工到实现建成投产,仅历时9个月,刷新了卧龙集团的“包头速度”。

  这样的“速度与激情”遍布包头各大项目现场:内蒙古华电通威硅能源绿色供电项目现场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风机吊装工作,可可(包头)稀土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已有两条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稳定生产……2025年,包头力争全年重大项目竣工投产300个以上,产业类项目竣工投产200个以上。确保3月底前184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4月底前466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202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六个行动”的关键之年。作为自治区“六个行动”之首,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承载着引领经济转型、积蓄发展动能的重要使命。2025年开年,包头锚定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目标,以650个重大项目、超6000亿元总投资、20%以上投资增速的宏大布局,在春日赛道上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包头深谙“产业王牌”的重要性。包头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利文告诉记者,围绕当地旗帜型产业不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包头今年将持续加快提升“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能级,全力打造“中国储能之都”“全国首座全景绿氢创新之城”,持续做优做强“3+5+N”重点产业集群。

  在稀土高新区,韵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稀土深加工项目聚焦稀土高端应用领域,通过提升稀土产品附加值,实现从稀土原料输出向高端材料及应用产品转变;金龙稀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高性能永磁材料的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行业对稀土永磁材料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巩固包头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这样的产业升维故事正在包头市上演:在昆都仑区,通威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现场高塔矗立,生产线高速运转。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的硅料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达茂旗,包铝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达茂旗120万千瓦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通过风能、太阳能发电,再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

  今年以来,包头以重大项目为基础,前瞻谋划“十五五”规划,重点布局稀土、晶硅光伏、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15个领域。从稀土车间到光伏园区,从储能基地到氢能管线,每个项目的拔节生长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信念: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让“时间表”成为“计程表”,一幅“重大项目顶天立地、产业新星铺天盖地”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实习生:李楷谨)

赤峰:携手并进 各类企业入链锂基产业集群

  4月2日,赤峰市红山区恩沃科技产业园内蒙古华储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一颗颗微型锂电池经过多重工序后下线,将成为蓝牙耳机、头戴耳机等产品的重要配件。

  “目前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需要持续扩充产能,华为、OPPO等企业均采用我们的微型锂电池。”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苏春染说,未来2-3年华储新能源将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微型锂电池生产基地,服务更多全球品牌客户。

  锂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赤峰充分利用云铜、金通等企业百万吨铜冶炼副产品硫酸和克什克腾旗锂云母矿资源,精心谋划构建了从“锂资源—碳酸锂—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锂回收”的全产业链,致力打造千亿级锂基新材料产业集群。该产业链条清晰,目标明确,吸引了各类企业纷纷入链,共同推动赤峰锂产业的发展。

  仲春时节,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白音查干苏木朱日和嘎查,内蒙古维拉斯托矿业有限公司的锂多金属矿8000吨/日锂选厂项目正在做今年复工前准备,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还是亚洲最大的硬岩型锂矿以及长江以北最大的单体锡矿。现已探明总矿石量5.5亿吨,氧化锂量260万吨,氧化锂平均品位0.49%。

  丰富的锂矿资源成为赤峰发展锂全产业链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产业链规划,目前已经与宁德时代、圣钘科技等企业共同谋划了10余个项目,在产业链上游,锂多金属矿8000吨/日锂选厂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超过23亿元;中游的锂冶炼项目则主要聚焦于碳酸锂的生产,项目投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下游项目更是涵盖了基础锂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同步开发,将进一步推动赤峰市锂产业全链条发展。

  未来,赤峰将以锂资源开发为关键点,力争将赤峰市打造成国内重要的锂矿采选基地、锂盐生产基地、锂电材料生产基地、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助力赤峰市综合实力有效提升。(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肖璐)

乌兰察布:新能源产业释放新动能

  乌兰察布市坚持科学谋划、接续当下、备足长远的原则,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绿色铁合金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积极布局,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2.074万千瓦光伏帮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4月2日,走进察右前旗2.074万千瓦光伏帮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机械轰鸣声交织,挖掘机挥动着巨臂精准作业,施工人员正在专注地开展模板支护工作。据了解,该项目总规模为20.74MW,分为4个村级帮扶电站,总投资7000万元,电站建成后产权归及30个行政村集体所有,年均预计发电量3361.954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收入951.1万元,可为每个村集体每年分红25.47万元左右,将有力推动当地村级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项目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土城村光伏场区完成拉拔试验桩24根,桩基放点2000个,打桩300个,钢筋笼制作完成1500个,完成桩基灌注120个,网围栏安装1500米,土城村与毛虎沟光伏场区网围栏放点打孔已全部完成。现在我们正在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在5月下旬建成并网。” 察右前旗2.074万千瓦光伏帮扶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察右前旗新润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基建事业部负责人常昱晨说。

  除察右前旗2.074万千瓦光伏帮扶工程项目外,京蒙零碳智慧算力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都已相继开工建设,这些新能源领域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为察右前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也是乌兰察布市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动力的一个缩影。

  据悉,乌兰察布市2025年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22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5亿元,支撑固定资产投资10%的增速。截至目前,该市重大项目已开复工91个,开复工率44%,完成投资31.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4%。(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海军 实习生:盖文佳 宋东升)

呼和浩特:医疗遇上AI “数字医生”护健康

  当塞外青城遇见数字浪潮,一场改写传统医疗格局的变革正在上演。3月26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医疗数字化升级展开深度合作。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核心节点城市,呼和浩特正以“区域医疗数字化创新中心”为锚点,通过政企协同、算力支撑、场景创新,开启医疗数字化转型新篇章,加速构建数字健康新生态。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华为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优势,立足首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围绕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规范设计、医疗数字生态体系搭建、“AI+医药、医保”多场景应用探索、医疗垂直大模型开发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多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化转型,为市民提供优效并举的健康服务,助力首府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华为的深度布局,源于呼和浩特在算力赛道的硬实力。全市已建成44个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5.4万P,预计2025年末突破10万P,绿色算力指数连续3年蝉联全国首位。政策层面,《呼和浩特市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每年安排1.2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在2025年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榜单中,呼和浩特跃居第26位,为AI医疗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正在临床实践中结出硕果。在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AI系统通过分析18项血常规指标与压力激素数据,将心理健康评估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糖尿病智能管理系统使并发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患者复诊频次下降40%。目前全市9家试点医院累计完成23万例智能诊断,整体误诊率控制在0.8%以下,数字化诊疗成效显著。

  基层医疗体系同样迎来质的飞跃。金桥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署的智能诊疗系统,可依据患者症状和检验数据在数秒内生成准确率超95%的诊疗方案;武川县医院通过5G远程会诊实现90%常见病县域内解决;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上线的AI处方审核系统,可随时拦截用药风险。这种"智能终端+云端大脑"的服务模式,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利用“人工+智能”双重评估模式为患者诊断。

  "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首府医疗资源分布图谱。"呼和浩特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当AI诊断系统覆盖90%常见病种、算力中枢实时处理百万级医疗数据时,传统的"金字塔"型资源结构已转变为"云端智能核心+基层服务节点"的协同网络。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深刻改变了群众就医体验——三甲医院专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驻点"社区诊室,社区家庭医生借助AI工具获得决策支持,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医"。(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洋)

锡林郭勒:电网升级按下“快进键”

  3月31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中煤芒来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配套送出工程举行启动仪式。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中煤芒来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配套送出工程启动仪式。

  该工程项目初设批复总投资2.12亿元,新建同塔双回500千伏线路57.896公里,线路起于中煤芒来电厂500千伏升压站架构,止于努如500千伏变电站架构,新建双回路杆塔127基。作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电网升级领域的关键工程,本项目的建成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超高压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程怀宇介绍说:“中煤芒来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全区支撑性电源项目——中煤芒来电厂具备并网运行的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区域电网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将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苏尼特左旗积极落实“五大任务”,深入实施“六个工程”,积极推进“六个行动”,为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积极开展“重点项目手续集中审批月”专项行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中煤芒来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配套送出工程的全面启动,标志着该旗2025年重点项目逐步进入建设阶段,为全旗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2025年,锡林郭勒盟在发展现代能源产业集群方面,坚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新能源开发与新型储能协同,适时启动新建煤矿项目,积极谋划实施支撑和保障性煤电机组、新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通道和抽水蓄能、重力储能等项目,力争年内新能源装机新增800万千瓦、储能新开工225万千瓦。(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巴依斯古楞 实习生:王婷婷)

编辑:孙丽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全力推进“六个行动” 重大项目建设满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