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陈姗 关于东方红资产管理换帅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4月3日晚间,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称,总经理张锋因个人原因于当日正式离任,暂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代任总经理职务。
东方红资产管理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张锋先生离职不会对公司的正常运作及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目前公司各项经营业务平稳有序推进,团队整体保持稳定。”
经济观察报从业内获悉,张锋离任后,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或将接棒。
接棒者
东方红资产管理成立于2010年7月,是国内首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也是业内首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资管公司,其“封闭期产品+价值投资”模式一度是业内效仿的方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方红资产管理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为2165.68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方红资产管理旗下共有204只公募基金产品,基金规模合计达1654.38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即将担任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一职。作为资管老将,成飞将会给东方红资产管理带来何种改变,备受行业关注。
资料显示,成飞自2006年起进入国泰君安工作,在之后的15年时间里,他从固收总部助理研究员,逐步成长为多只债券产品的投资经理,并于2017年任职国泰君安资管子公司副总裁。2021年5月,成飞加入国信证券,作为公司高管团队首位80后成员,他先后担任国信证券副总裁兼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兼任国信弘盛私募董事长等,同时也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服务与保护委员会担任委员等职务。2024年4月,国信资管成立,成飞担任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职务。同年11月,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推荐方强为国信资管总经理人选。自方强履职之日起,成飞不再兼任国信资管总经理职务。
成飞曾表示,券商资管的发展思路应以“为客户挣钱”为目标,在其看来,券商资管要回归本源,真正做到帮客户挣钱,才是券商资管长远发展的生存之本。他认为,过硬的投研实力、坚定不移的战略以及“不折腾”的文化,是券商资管机构长远发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资管机构因“产品挣钱、客户不挣钱”而饱受诟病。对于资管行业发展,成飞曾发出两个呼吁:一是,券商资管需摒弃对无效规模地盲目追求和攀比,重视客户投资回报。这对于机构长远发展可能会有很大影响;二是,鉴于券商资管的客户群体比公募基金行业更为垂直,以高净值客户为主,服务需做得更加精细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成飞加盟东方红资产管理后,或将通过强化投研体系、优化资源整合、深化客户服务等举措,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高管调整潮
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领域人事调整较为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日,就公募基金而言,年内共发生高管变动70次,涉及易方达基金、永赢基金、圆信永丰基金、中银基金、兴银基金、贝莱德基金等38家公司。
券商资管方面,今年内共发生24次高管变动,涉及华泰资管、海通资管、兴证资管、天风资管、广发资管、申万宏源资管、万联资管等10家公司。其中,3家券商资管发生总经理变动。今年1月17日,山证资管总经理乔俊峰任期届满离任,转任公司副总经理,原浦银安盛基金副总李宏宇接任山证资管总经理;2月27日,海通资管总经理王岗离任,在任总经理时间约为14个月;3月28日,兴证资管副总经理杨华升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长孙国雄不再兼任总经理。
上海某券商资管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公募基金公司与券商资管的高管变动通常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外部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影响,也涉及公司内部战略调整、业绩压力以及高管个人的职业规划。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称,近年来高管变动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征:其一,随着60后高管陆续到龄退休,70后、80后新生代管理者开始接棒,逐渐成为高管团队的中坚力量;其二,行业竞争和业绩压力之下,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由此改变而带来的管理层变化也不在少数;其三,不少高管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选择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