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创业就像得了一种‘病’,染上了,只能发作到底,把创业的事情做好。”回望创业路,上海先普气体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江晓松说道。
从化学提纯到物理过滤,再到对纯化和过滤效果评估,先普气体专攻“气体污染控制”这一细分赛道,守护着工业制造过程中看不见的微环境。
2024“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成长组
三等奖
工业气体净化
与污染控制技术
气体纯化领域
先普气体
气体微污染控制领域产业化
工业制造拼的是极限精度,但有时候,影响成败的,也可能是空气里的微尘和气体污染物。
“这个行业非常细分,大众对它并不了解。参加比赛的最大收获,不仅是奖项,也是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也让更多合作伙伴、投资人了解到我们的技术。”
@上海科技:
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的参赛项目、应用场景。
@江晓松:
你可以这样理解,芯片制造是个对环境极其挑剔的过程,工艺气体,甚至环境空气里哪怕极微量的污染物,都会影响芯片的性能,甚至让一整批产品报废。我们的工作,就是帮芯片制造企业“管住”气体环境,把有害微污染清理干净,让生产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上海科技:
您认为先普气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行业里,有什么别人抄不走的东西?
@江晓松: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分两方面,一是技术,二是验证能力。
气体污染控制涉及复杂的物理和化学机理,我们不断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来提高纯化效率和精度。芯片制程越来越先进,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污染控制的技术壁垒也越来越高,我们就是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此外,研发一项新技术,光有实验室数据不够,还要能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我们不仅能开发技术,还能验证它是否真正满足客户需求,这是我们长期积累的核心优势。
@上海科技:
在研发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难的挑战?甚至觉得快坚持不下去了?
@江晓松:
这种时刻太多了。研发新产品,往往意味着要去摸索前人没走过的路。
我们肯定会在应用现场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家都很卷,客户之间也卷,所以客户的要求肯定是很高的,自然给我们的压力也很大。我们必须要在短时间内顶着这些压力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这其实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上海科技:
刚刚在“创·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这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江晓松:
其实,我们在行业里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这个行业非常细分,大众对它并不了解。参加比赛的最大收获,是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也让更多合作伙伴、投资人了解到我们的技术。
@上海科技:
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来创业?如果穿越回您选择创业第一天,有没有什么话想跟当时的自己说的?
@江晓松:
说白了,选择创业就是“有这个病”,染上了就没办法了。创业的人,可能骨子里都有点不安分,我也想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
@江晓松:
如果让我回到创业的第一天,我可能会对自己说,既然有这个“病”,就要让它发出来,“这条路不好走,但既然开始了,就坚持下去。”
@上海科技:
如果用航海来比喻创业,先普气体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未来3-5年有什么目标?
@江晓松:
现在我们已经驶出了港湾,正在向更远的海域前进。如果把这个行业比作一片大海,我们可能还没到深海,但至少已经突破了第一岛链,进入了更宽阔的水域。
未来3-5年,我们的目标是每年推出一款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新产品,希望我们能像这条航线上保障供氧的系统,虽然可能不显眼,但不可或缺。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许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