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002865)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近日,公司召开分析师会议,万家基金、富国基金等机构参与,在交流中,投资者主要关注公司海外市场规划及后续盈利展望等情况。
钧达股份表示,公司是专业化电池企业,现有44GW N型电池产能。2024年度,公司不断完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客户服务能力。通过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实现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从2023年的4.69%大幅增长至23.85%,其中,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2025年度,公司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海外市场规划方面,钧达股份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强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等海外市场的客户开发,不断完善全球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市场,持续提升海外销售占比,巩固海外市场领先优势。同时,将持续通过技术合作、产能建设、投资合作等多元化模式研究探索,规划布局海外高效电池产能,进一步融入海外市场本土产业链,满足不断增长的海外光伏市场发展需求。
“在新一轮N型技术周期中,公司无落后产能包袱,具备行业领先的资产结构及产品结构优势。公司凭借产品技术及成本优势,不断扩大高价值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有望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盈利改善及提升。”
钧达股份判断,光伏行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化产能出清及技术升级迭代,产业链各环节供需情况相较2024年度迎来改善,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回升。其中,高效电池环节是光伏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在下一步技术提升及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具备较强的盈利弹性,有望获得超额利润。
谈及对下半年行业需求的判断,钧达股份认为,2024年,虽然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但全球光伏装机仍保持35.9%的增长。2025年,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性价比持续凸显,中国作为新能源大国,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新增装机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进一步指出,海外光伏装机增速将长期高于中国增速。目前,海外各国正构建本土光伏产业链,其中组件环节因投资及技术成本较低的原因,海外组件产能已形成相应规模且发展迅速。电池环节因技术投资成本较高、需要持续研发投入及产品升级等因素,海外较难形成独立于中国的电池产能。因此,公司作为专业化电池厂商,海外销售及产能出海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及盈利机会。
针对投资者“为何光伏电池产品的销售价格无法独立于组件及硅片价格,无法显示出技术环节的独特优势”的疑问,钧达股份指出,2024年度,光伏行业各环节产能规模供给大于需求,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光伏电池受制于供需环境影响,产品盈利水平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不过,进入2025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市场化产能出清及技术升级迭代,电池环节供需情况相较2024年度迎来改善,光伏电池产品售价持续提升。在钧达股份看来,未来,光伏行业竞争从过去的规模竞争转为以光伏电池为核心的技术竞争时代。在产业链供需环境改善以及电池、组件效率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光伏电池环节将体现出差异化的技术价值及盈利表现。
在被问及BC及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布局情况时,钧达股份介绍,公司已掌握基于TOPCon的BC电池技术,中试的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判断,目前TOPCon是市场主流产品,BC、HJT、钙钛矿等产品正处于研发降本及推动商业化的过程中,因此,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新技术成本因素,在保证公司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背景下,推动新技术产业化进展。另外,公司指出,在TOPCon技术成熟条件下,还可升级为TBC/钙钛矿叠层等产品,因此,公司资产具备长期使用价值。
谈到赴港上市进展,钧达股份称,此举意在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当前公司港股上市项目正按计划持续推进中。港股上市成功后,将改善公司负债水平,持续支持公司产能出海,助力公司在需求增长更为强劲的海外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