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吴晓慧
昨天是清明假期首日,记者走访发现,传统节气催生了消费热潮。“春季限定”青团成热销产品,绿色祭扫理念带动鲜花销量增长……“清明经济”正焕发蓬勃生机。
青团旺——
一天做了一万多个
上午9点,走进位于秀洲区新塍镇的袁顺泰糕点,青团的香气扑鼻而来。负责人袁庆芬手法娴熟地揉搓着面团,操作台上红豆沙、绿豆沙、咸菜笋丁等馅料一字排开。
“上午8点不到,五六百个青团就卖空了,我现在抓紧做下一批。”袁庆芬笑着跟记者介绍,店内有咸菜笋丁、马兰头、鲜肉等7种口味,其中咸菜笋丁青团最受欢迎,每个售价2元。
记者了解到,店内青团销售的高峰期从上周开始。“我们的青团是纯手工制作的,上周有一天,我们十来个人,一共做了一万多个青团。”袁庆芬表示,近段时间每天凌晨一两点起来工作已成习惯,等清明过后,青团的销量会趋于正常。
此外,与往年相比,青团的预订期有所提前,正月初十开始就陆续有顾客前来订购。袁庆芬表示,目前青团销量相较往年增长超10%。
同样热闹的场景也出现在市区月河历史街区。上午10点半,古居斋门店内人流熙熙攘攘,工作人员刘女士正忙着招呼顾客。“这两天都来不及蒸,要想直接过来买得提前预订,昨天就有个顾客因为等不及,买了40个生的青团。”刘女士告诉记者,青团属于季节性食品,从3月底开始销量逐渐上涨。
除了手工青团,各类创意青团也成为热销产品。在月河历史街区的真真老老门店内,进门就是青团专区,货架上不仅有豆沙、芝麻等传统口味,还有芒果、海盐花生酱等创新产品。“今年新推出了芝士山楂味、牛油果青提奶昔味等新口味青团,都很受欢迎。”店员朱女士介绍。
鲜花盛——
菊花花束是主流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随着绿色祭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菊花、百合等鲜花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让清明祭扫变得更环保、安全。
走进月河花鸟市场的杜鹃弄,不少花店将黄菊、白菊、百合等象征追思的鲜花放置在门店显眼的位置。不仅有简单实惠的零售花束,也有包装精美的各式花篮。
“今年花价和去年基本持平。”入口处一家花店的店员孙先生正忙着给顾客包装祭扫用的菊花。他告诉记者,目前店内祭扫鲜花主要是菊花,共有花束和花篮两种形式,其中,花束有10元和15元两种价位,花篮的价格则为每个20元。
“大多数顾客会选择买花束,更经济实惠一些。”孙先生表示,早在半个月前,就陆续有顾客前来购买祭扫用的鲜花,到清明节前一天,达到了销售高峰。
除了传统的鲜花,创意包装的鲜花也正热销。默澜花艺的工作人员周女士表示,近年来,店内推出了手提袋样式的包装,新颖的样式也吸引了顾客购买。“里面装有黄菊、白菊等,一袋45元。”周女士表示,该款式占店内祭扫用花整体销量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