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基金2024年报解读:份额微降0.34%,净资产增长4.48%,净利润1002万,管理费158万

2025年3月29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份额微降,净资产增长,净利润表现亮眼。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解读

本期利润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从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看,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本期利润10,023,482.88元,与2023年的 -6,541,481.43元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4.76%,较2023年的 -3.08%大幅提升。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期间数据和指标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本期已实现收益 4,773,860.35 -9,378,800.51 -11,423,127.56
本期利润 10,023,482.88 -6,541,481.43 -19,575,021.93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0550 -0.0357 -0.1059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4.76% -3.08% -8.58%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4.84% -3.04% -8.25%

期末净资产增长4.48%,资产规模稳步扩张

2024年末,基金期末净资产为217,359,070.86元,较2023年末的208,040,762.74元增长了4.48%。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4,437,267.81元,较2023年末的19,739,484.41元增长了23.80%。这显示出基金的资产规模在稳步扩张,且具备一定的分红潜力。

期末数据和指标 2024年末 2023年末 2022年末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 24,437,267.81 19,739,484.41 29,315,164.96
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 0.1343 0.1081 0.1593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217,359,070.86 208,040,762.74 216,184,253.00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1.1945 1.1394 1.1751

基金净值表现解读

短期表现优于基准,长期仍有提升空间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在过去一年为4.84%,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62%,基金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不过,从短期来看,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44%和3.25%,均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显示出基金在短期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时间区间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过去三个月 2.44% 0.45%
过去六个月 3.25% 0.37%
过去一年 4.84% 9.62%
过去三年 -6.73% 0.34%
过去五年 1.06% 0.36%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92.34% 0.35%

净值波动受市场影响,需关注市场风险

基金净值表现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2024年,宏观经济整体平稳运行,债市延续牛市行情,可转债市场宽幅震荡后上涨。基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净值虽有增长,但仍需关注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和股票市场的波动风险。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解读

债券投资策略有效,权益投资有待优化

报告期内,基金在债券投资方面,重视债券票息价值,适度运用杠杆策略增强收益,同时灵活运用久期策略,把握收益率下行的资本利得收益。债券投资收益为9,503,504.97元,表现较为出色。然而,在权益资产方面,行业配置适度分散化,但个股选择更重视盈利确定性和估值安全边际,股票投资收益为 -2,156,622.85元,拖累了整体业绩。未来,基金需要进一步优化权益投资策略,提升股票投资的收益水平。

投资类别 投资收益(2024年)
债券投资收益 9,503,504.97
股票投资收益 -2,156,622.85

业绩表现未达基准,需反思投资策略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8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62%,基金未能达到业绩比较基准。这可能与基金的投资策略、资产配置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基金管理人需要反思投资策略,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以提升基金的业绩表现,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期望。

管理人展望解读

宏观经济预期积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展望后市,管理人认为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增量政策将继续出台,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也将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这将为基金投资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债券市场仍有机会,可转债和股票需精选

债券方面,在内需不足、债券配置需求旺盛、流动性宽松等背景下,债券趋势仍在,债市行情仍有支撑。可转债方面,投资操作需更重视个券挖掘和安全边际。股票方面,在新旧动能切换和高质量发展局面下,需适度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基金管理人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抓住投资机会。

费用解读

管理费和托管费稳定,成本控制良好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579,068.49元,较2023年的1,595,225.92元略有下降;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421,085.00元,较2023年的425,393.63元也略有下降。这表明基金在费用控制方面表现良好,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 1,579,068.49 1,595,225.92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 421,085.00 425,393.63

交易费用合理,对业绩影响较小

应付交易费用和交易费用等其他费用在合理范围内,对基金业绩的影响较小。2024年其他费用为190,819.46元,较2023年的221,295.00元有所下降。这反映出基金在运营过程中,对各项费用的管理较为严格。

投资组合解读

股票投资分散,行业配置均衡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所有股票投资明细显示,基金的股票投资较为分散,涉及多个行业。前十大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相对较低,单一股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较小。行业配置方面,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等行业有一定的配置,体现了均衡配置的思路。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600519 贵州茅台 1,798,320.00 0.83
2 300750 宁德时代 1,558,760.00 0.72
3 601318 中国平安 1,150,929.00 0.53
4 600036 招商银行 990,360.00 0.46
5 000333 美的集团 827,420.00 0.38

债券投资以信用债为主,注重收益与风险平衡

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显示,基金债券投资以中期票据、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信用债为主,占比较高。这表明基金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注重风险的控制。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中,债券的信用等级和流动性较好,有助于保障基金资产的稳定。

序号 债券品种 公允价值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国家债券 46,135,422.02 21.23
2 央行票据 - -
3 金融债券 51,289,650.96 23.60
4 企业债券 20,821,028.49 9.58
5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6 中期票据 93,104,424.76 42.83
7 可转债(可交换债) 23,370,004.13 10.75
8 同业存单 - -
9 其他 - -
10 合计 234,720,530.36 107.99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解读

机构投资者占比91.91%,稳定性较高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1,174户,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54,995.76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91.91%,个人投资者占8.09%。机构投资者的大量持有,表明他们对基金的认可,但也需关注机构投资者集中赎回的风险。

持有人结构 持有份额 占总份额比例(%)
机构投资者 167,237,316.32 91.91
个人投资者 14,727,701.76 8.09

基金份额微降0.34%,关注赎回压力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182,586,890.85份,期末为181,965,018.08份,份额微降0.34%。虽然降幅较小,但仍需关注赎回压力,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投资者的赎回行为可能会对基金的运作产生影响。

风险提示

  1. 市场风险:尽管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对市场有一定支撑,但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如利率波动、股票市场调整等,可能影响基金的净值表现。
  2. 信用风险:基金投资的债券中,部分债券发行主体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如杭州银行和工商银行在2024年受到监管处罚,需关注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
  3. 流动性风险: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时,基金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影响基金的正常运作和投资者的赎回效率。

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基金在2024年虽有一定的业绩改善,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长盛积极配置债券基金2024年报解读:份额微降0.34%,净资产增长4.48%,净利润1002万,管理费15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