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深化拓展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护航乡村振兴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深化拓展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护航乡村振兴

推动开展政治谈话23次,促进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制度6个,力求“查改治”一体推进,通过不断完善基层产权交易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用心用情用力。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集中整治“再狠抓两年”,对标中央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成都市纪委监委明确具体落实措施,这也为探索创新基层监督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按照成都市深入推进基层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金堂县纪委监委形成《金堂县农村产权交易目录清单》及“1+N”配套制度体系,推动5类36项资产(资源)“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为提升监督质效,该县纪委监委探索构建“县镇村组”四级监督体系,层层抓实基层监督,设置6个片区协作组,形成“委领导、室牵头、镇交叉、人统筹、事协办”的片区协作格局,围绕集体“三资”、惠民惠农政策落实、耕地保护等关键事项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复杂案件,协作组内开展联合办案,有效破解镇(街道)办案人手不足、情面妨碍等难题。

“我们依托大数据手段打造‘金睛掌上通’小程序,以此作为‘四级监督’体系的‘中枢网路’,实现线上派发监督任务、公示惠民政策、上报投诉建议等功能。”金堂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金睛掌上通”已公开“三资”信息17000余条,在线“派单”问题线索68轮次。

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的综合效能不断释放。据悉,实施“应进必进、阳光交易”以来,全市查处涉“三资”交易有关案件大幅下降,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1.1万宗、336亿元,直接为集体增收1.01亿元。通过“阳光交易”引领规范行权、促进节资增值已成为共识。

“我们把集中整治与加强基层监督以及清廉蓉城建设等工作统筹融合,相关措施共通共用、一体推进。”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拓展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深化“流通强链”改革,对已交易项目“回头看”,进一步助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炼总结好集中整治有效经验并加以推广,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执法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程廷静 王雪钰 陈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深化拓展基层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护航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