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编者按】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部署,是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必然要求。在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敬青看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破题,解决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用这个稳固有力的战略支点,撬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格局。以下是她在初心讲堂的演讲。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好这次学习教育,有必要全面回顾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成功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的历程,系统总结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成效,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打铁必须自身硬,八项铁规解忧心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历史的伟大转折,只有拉长瞭望的镜头、用宏观的视角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其发展演变的脉络,也只有透过跨越时空的前后对比,才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发生的巨大变化。
进入新时代,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当时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与此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亟待解决。这其中就包括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
对于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很“忧心”,他说:“党的十八大之前,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党是忧心忡忡的,我是忧心忡忡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想来想去,打铁必须自身硬。”
2012年1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直面党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从制定和执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破题,解决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用这个稳固有力的战略支点,撬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格局。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等八个方面内容,故简称“中央八项规定”。全文600余字,微言大义、要言不烦,迈出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步。中央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了中国,催生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个影响深远的正风肃纪“关键词”,并已经从新时代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动员令”,变成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中央八项规定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中央八项规定属于党内法规,是为了规范中央政治局委员作风建设所出台的八项纪律要求。各地各部门向党中央看齐,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细则,不仅适用于党员,也适用于非党员领导干部。
此次学习教育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是指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作风务实等。由此延伸,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就是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列类型之问题的违纪行为。对于广大党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可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铁规集群筑防线,执纪监督显威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走出作风问题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科学有效的制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融会贯通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一批主干党内法规之中。同时,《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一大批制度接踵而至,建构起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铁笼。
2016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五条第(五)款增写“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2017年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四)款修改为“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作为着力巡视内容。
2017年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首次明确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四条第(四)款新增专门针对“为官不为”问题的内容,将“不担当,不作为”列入禁止行为。2020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规定中的“食品、药品监管渎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均内含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要素,展现出用刑罚惩戒“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24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一条中的“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等用语均折射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立法导向。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2021年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提出了明确规定。2023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二条增加了对“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负担”等的处分规定。将原本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项的“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的行为规定在党的政治纪律第五十六条中,体现出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惩治力度越来越大。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265名中管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受到查处。仅2020—2021年,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追究领导责任的“一把手”达7000余人。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首次同时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案例和中管干部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贵州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蒲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成为首个风腐同查同治的中管干部典型案例被通报。
关键少数立标杆,以上率下树新风
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是党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武器,也是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当前,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引领作用,才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科学理论的指引最有力,领导核心的感召最强大。中央八项规定,就是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四风”改起,就是为了得民心、惠民生,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十多年来,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持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各方面,把勤俭节约、务求实效贯穿国内考察调研和国外出访活动全过程,为全党树立起光辉典范。
各地区各部门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积极与党中央对表对标,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上下同欲、干字当头,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持续完善制度,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动真碰硬纠治“四风”,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形成巨大的“头雁效应”。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纠治“四风”、一手抓树立新风,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推动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获得感显著增强。2022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对党中央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表示满意”、总体成效“表示肯定”的分别为98.2%、95.7%。
中央八项规定“小切口”推动了作风建设“大变局”。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锲而不舍镂金石,化风成俗再出发
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第十三个年头,从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来看,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四风”树倒根存、禁而未绝,高压之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仍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有的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一些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更加隐形变异,有的领域风腐交织。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期,党员、干部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是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当此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10年不够就20年,20年不够就30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他强调,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培养和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党性、党风、党纪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把锤炼党性作为必修课,在凝心聚力、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坚持正面教育、警示教育一起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从思想根部自觉打扫灰尘、擦拭初心、坚守正道,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要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一严到底纠治“四风”。“四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腐败催生助长“四风”问题。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很多都是从作风问题开始的,最终在腐败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典型案例看,从吃喝玩乐“首次破例”、到胆战心惊“下不为例”、再到肆无忌惮“形成惯例”、最终到身陷囹圄,形成风腐交织、侵蚀传染的恶性循环,这已成为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要紧盯突出问题,加紧构建“由腐纠风”的工作链,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利益链。
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以学习教育为契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坚定信心、如磐恒心和坚强决心,在实干担当中更好强作风、建新功,以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实干业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思想者小传】
周敬青,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章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讲师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原标题:《思想者 | 周敬青: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何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周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