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邢台网
集采共享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本期访谈对象:
鑫荟达科技(邢台)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浩伟
河北联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峰
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郭金杰
任泽区天口镇商会会长赵恒全
本报记者郭雨晗
近年来,我市企业积极探索和推行共享工厂模式,采取原材料集采和关键环节、核心设备、生产要素共享等措施,联合开展生产研发、市场开拓,推动资源有效配置、产能充分利用、成本明显降低、质量极大提升。在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集中采购模式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当前,我市原材料集中采购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区在集采方面也做出了尝试。围绕这一现状,我市各行业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产业链协同降本、提质。
标准先行 确保采购规范有序
近年来,任泽区大力推行共享智造,赋能橡塑新材料产业集群高效协同发展,提高产业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任泽区天口镇商会作为该区首家乡镇商会,在实施橡塑新材料产业集采共享模式中做出了积极探索。
商会会长赵恒全认为,任泽区橡塑新材料企业群体大、规模小,原材料采购模式和供应商保障能力各不相同,造成市场供应价格和质量参差不齐。建立统一采购标准,能够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标准化是基础,涵盖采购公告、采购文件、采购合同、采购流程等方面,确保采购规范有序。”赵恒全建议,坚持全链条覆盖、全主体覆盖和全层面覆盖的原则,统一合同模板、付款账期、质量抽检、物流调度、争议处理等标准,并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采购全周期标准化管理。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供需双方的需求,采取合理集采方式。”赵恒全建议,建立共享企业反馈机制,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编制细化需求信息,对于供应材料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履行承诺制,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保障产品质量。
数字赋能 打造智慧供应节点
缘于地理区位,宁晋电线电缆产业缺少本地优质集配企业,多从外地分散采购原材料,物流仓储和单体采购成本高。
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宁晋县创新“铜集采”采购模式,由国有平台公司与头部电缆企业合作,创建集采平台,示范带动有实力的企业拓展集采、仓储、物流等业务。
“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线上系统,为企业节省商品采购时间和资金成本。”平台开发方、鑫荟达科技(邢台)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浩伟建议,线上平台要实现全流程在线操作,对采购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和跟踪,确保采购业务的合规性和公正性;同时,给予集采企业相应的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让其享受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位于清河县的河北联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羊绒及制品产业集群,建设供应链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互联网销售”等一站式服务,节约成本15%左右。
企业总经理王永峰建议,集采平台要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企业了解采购业务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采购数据的分析,企业还可以发现采购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采购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专业提升 组建高效采购团队
在位于临西县轴承工业园区的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全新的设备整齐排列,科研人员忙着进行轴承设计、检测等工作。“我们主要服务临西县的轴承产业。”研究院院长郭金杰介绍。
在调研中,郭金杰发现,高效的集采团队能极大提升采购质效。“我们可以优先选择专业采购人员,提高采购效率。”他说,采购人员应熟悉采购法规制度,具备专业知识和议价能力,帮助集采企业获取优惠价格。
当好集采企业“参谋”是郭金杰给采购人员的定位。他认为,专业的采购人员应当能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控采购需求,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调整所采购产品,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防止企业因专业度不够而过度依赖个别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为集中采购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我们还可以建立定期学习交流机制,在市、县两级开办采购培训班,为采购人员提供从政策解读到实战技巧的全链条支持,提升专业能力与工作效率,积极探索集采新模式,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郭金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