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法治日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文/图
“您有一条高危预警,请查收!”3月26日上午10时15分,上海市反诈中心金山分中心“金护”App后台一条弹窗让值守民警立即绷紧了弦。在后台核实当事人地理信息后,民警随即将该条高危信息通过警务中台下发给属地亭林派出所。
“请所内民警尽快联络该手机号的居民,他可能遭遇网络诈骗,尽快核实劝阻。”亭林派出所第一时间收到指令。
10时20分,社区民警朱伟拨通当事人王先生电话,确认在家后,朱伟敲响了王先生家门……
而此时,王先生正准备转款。原来近日他在直播间某主播的推荐下安装了一款炒股软件,尽管“金护”App频繁弹窗提醒其可能涉诈,但他却深信不疑,直至民警上门。
图① 金山公安分局民辅警对“金护”App预警的潜在被害人开展见面劝阻。
“幸亏上门及时,要不然他就被骗了。”10时40分,后台收到了亭林派出所回传的上门信息,在系统上将高危预警解除,并打上“投资理财诈骗”标签,同步更新后台数据库。
当日,《法治日报》记者在上海市反诈中心金山分中心现场见证了这场与骗子争分夺秒的网络诈骗攻防战,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为居民免去被骗之苦。而这正是金山警方自主研发“金护”App的初衷。
图② 金山公安分局民警开展反诈宣传并帮助居民安装“金护”App。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加突出,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金山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姜伟良说,要想打赢这场“网战”,必须拨开“迷雾”,精准识别诈骗高发区域和作案手法,让骗子无所遁形。
据介绍,2023年12月以来,金山警方会同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一款对涉诈App、网址域名实时预警的反诈App“金护”,历经研发、内测、公测、局部推广等多个阶段后,现已在手机应用商城全面上架。
记者下载并用手机号注册后,“金护”便自动开启防护模式,对涉诈App和网址开展布防。后台存储数据显示,该App仅占用手机25MB的存储空间,对手机运行的能耗几乎没有影响。
“‘金护’App对所有已知合法网站、App设置白名单,依托我们后台海量涉诈网站样本和App的信息数据,只要用户手机访问到涉诈App、网站时,‘金护’App就会实时精准预警。”研发团队小组负责人、金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刑科所副所长刘缙指着“金护”App后台显示大屏对记者说,全区各街镇网络诈骗高发区域和作案手法一目了然。
图为金山公安分局民警在上海市反诈中心金山分中心通过后台处理预警信息。在采访的1个小时内,显示大屏上已先后出现五六条高、中、低不同等级的预警弹窗。根据不同等级预警和涉诈类型,民警通过AI自助语音、电话、上门见面等方式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劝阻。据了解,“金护”App后台一天大概能收到50余起预警提示。
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1日“金护”App公测以来,金山区已有12万名用户安装“金护”App,已累计成功预警1800余起网络诈骗,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既遂数阶段性降幅居全市第一。
据悉,以“金护”App研发、推广及应用为契机,升级打造的金山“智护万家”项目是今年金山区政法系统重点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进一步建强完善“无感反诈”体系,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金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卫星表示,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善于“七十二变”的诈骗分子,政法机关要跨前一步,主动出击,依托大数据、深化AI智能学习、完善场景应用,造就“如来神掌”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并将之纳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金山”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