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第二天,春意正浓时,湖北全省天气普遍较好,为游客出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广大游客纷纷去掉班味、走出家门、进行休闲旅游,到达目的地尽情享受春日明媚时光。全省各地文旅部门、文旅企业推出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多样有效的优惠政策,赏花 +、踏青旅游、户外露营与夜游休闲等引领春日经济业态,清明假期全省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赏花 +”成春日经济顶流,科技赋能添新彩。湖北各地积极探索“科技 + 文化 + 生态 + 艺术 + 农业”深度融合路径,创新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赏花 +”旅游产品,为游客带来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春季旅游体验。清明节期间,武汉东湖樱花园迎来晚樱盛开期,景区大胆探索,运用AI算法、全息投影、低空飞行等前沿技术,精心打造“樱花元宇宙光影秀”等数字化体验项目和低空赏樱特色产品,为游客解锁新颖赏花体验,景区预约量呈爆发式增长,门票提前一周即告售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以“自然 + 人文”为创新玩法,举办草坪音乐会、非遗手工、亲子自然课堂等活动,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随州炎帝故里景区举办“品花语·看表演”主题活动,将郁金香观赏与古风音乐演出巧妙结合,形成美轮美奂的音乐花海。鄂州岳石洪村推出“赏桃花 + 茶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赏花之余,参与采茶制茶工艺制作,入住精品民宿感受田园诗意。黄陂云雾山、麻城龟峰山景区万亩杜鹃花海蔚为壮观,游人如织,尽显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十堰市全域联动推动乡村振兴,推出20余条精品赏花线路,有效激活郧阳五峰乡、张湾方滩乡等乡村旅游资源。黄石华侨城恐龙奇域旅游度假区举办“花漾春天仙踪漫游花朝节”,以特色花卉展 + 南瓜艺术展 + 花神主题巡游模式吸引游客,市场反响良好。宣恩县“春日有梨·花映黄坪”春日赏梨活动持续开展,单日接待赏花游客超4000人次。建始县举办“赴梨之约暨丝弦锣鼓展演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达2万人次。
清明祭祀旅游已成时俗,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清明节第二天,全省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红色旅游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浓厚氛围。鄂州张家楼房、公山遗址公园、七星山革命烈士纪念园等红色景点参观人流密集。西山彭楚藩烈士陵园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祭扫”活动,市民参与度较高。黄冈地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通过“红色故事微剧场”演绎《红安魂》情景剧,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各地突破传统模式,开发体验式教育项目。钟祥市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举办品尝忆苦思甜饭等特色活动。大冶市还地桥镇、灵乡镇等地举办文明祭祀宣讲,下陆区祥子民俗馆“行走的思政课”,推动移风易俗初见成效。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作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众多家长利用清明假期带领孩子瞻仰烈士陵园,通过祭扫活动、参观学习等方式,自觉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沉浸式体验重塑行业生态,户外露营与夜游休闲表现亮眼。随着气温回升,湖北省春季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露营与夜游成为消费新热点。襄阳市月亮湾公园、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等露营基地接待量显著增长,帐篷露营成为市民春日休闲新选择。鄂州栖客露营基地创新“农业 + 国防教育”模式,以林中抓鸡、捶打糍粑、采摘当季水果等农事体验项目融合军事装备展示、真人 CS 等,打造差异化露营体验。全省夜间旅游消费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大型沉浸式演艺《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自清明节开演以来,反响热烈,一票难求。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延长营业时间,奇幻谷夜场和奇趣童年亲子乐园夜间客流表现突出,有效拉动二次消费。武汉园博园夜场大秀“水上国风花火大会”,融合烟花瀑布、打铁花和水月洛神等元素,为游客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服务能力加速提升。全省各地因地制宜供给假日文化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传播优秀文化艺术精品。“武汉有戏——2024年武汉市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在武汉园博园和武汉植物园双演,深受银发群体喜爱。武汉市直文艺院团、武汉人艺中南剧场等各剧院为广大游客奉上丰富的“节目单”,传统京剧折子戏《凤还巢》、沉浸式喜剧《风声鹤“立”》、话剧《同船过渡》、木偶剧《虎狐生威》等文艺演出赢得观众好评。荆州经开区联合常家湾社区上线“免费开放24小时城市书房”;襄阳市美术馆汇集襄阳、南阳、咸宁、六盘水四地90件油画精品,联展“城色共融——三省四地油画作品”,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清明假期的好去处。黄石市歌舞剧院引进重庆超人气喜剧天团“z喜剧”演出爆笑脱口秀,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大冶市深化文体融合,举办2024年茗山乡村BA·集梦116篮球俱乐部邀请赛,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惠民措施持续发力,有效促进假日文旅消费。
各地持续积极引导文旅企业抢抓清明小长假机遇,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和惠民政策,通过创新营销和优质服务激发消费活力。宜昌市首次尝试跨界营销整合,以“一卡聚合”新模式上线“宜昌闪卡”,各景区清明假期第二天“闪卡”核销率明显增多。十堰竹溪县推出“9.9元游竹溪”,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家庭特惠套票体验 - 恐龙寻宝”等优惠活动,深受亲子家庭青睐。黄冈东坡赤壁、随州大洪山景区开放“刀迷”优惠,凭刀郎演唱会票根可享门票免费或半价优惠。黄冈麻城菊香人家景区制定“花”式优惠券,凡姓名含“花”可免票进园。荆州楚王车马阵景区送出一波创意文化宠粉福利,背诵《离骚》、穿战国袍及芈氏、熊氏免票,荆楚十八姓可半价优惠,掀起一波荆楚文化热。天门市茶圣故里园等5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带动周边游热潮。咸宁推出“乘高铁游咸宁”专项优惠,持高铁票可享多家景区免票或五折福利,三国赤壁古战场等7家景区对全国在读大学生免首道门票,有效激活假日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