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米舟
编辑 | 袁畅
经历了新闻和公告密集的清明节小长假,下周A股市场即将展开新一轮“征战”。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风云变幻,如何控制自身组合的波动,成为了很多投资者假期内的思考话题。
而新股申购的突出之处,在此时显现了出来。
在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每个单周内都有多只新股上市,开年单签最高盈利也被不断刷新。即便是稍显冷清的过去一周,仅有的创业板上市“独苗”,也达到了中一签盈利13340元。
未来一周(4月7日-4月11日),有两只新股开放申购,4月7日(周一)有拟登陆上交所的肯特催化,4月8日(周二)的宏工科技则将在创业板上市。
01
中一签获利13340元
4月2日,首航新能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为11.80元/股。最终收盘价40.65元/股,涨幅226.12%,中一签可以挣13340元。
这个数字虽然不及之前几周有吸引力,但也还是延续了打新策略的盈利。
中签率方面,首航新能也并不算高,为0.021877%。
首航新能是光伏行业的一家“小巨人”公司,业务主要是在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但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一样,过去几年间,首航新能也经历了海外市场爆发后的快速增长和需求回落之后的挑战。
公司预测2024年营业收入约为27.13亿元,同比下降27.53%,较2022年峰值的约44.57亿元,大跌约40%。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同比下降25.25%,较2022年的8.49亿元,大跌约70%。
但这显然没有太影响首航新能的表现,节前上市后,该公司的市值果断的超过了170亿元。
02
2025年第一张注册批文
下周二开放申购的宏工科技,其实是于今年1月2日,获得了开年第一张IPO批复的上市公司。
这是一家专注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散装物料的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曾获得过“宁德时代 2022 年度技术创新奖”。
目前,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下游的锂电行业。按下游行业划分,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锂电池行业占比分别为71.99%、90.85% 、92.18%、87.37%。
招股说明书中提示,动力电池结构化产能过剩风险正在积累,使得公司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不过,宏工科技此次募资相当大的部分仍然是用来产能扩建。
此前,交易所曾要求宏工科技结合公司规模、市场环境、研发水平,说明主要募集资金用于建筑工程、土地购置、设备投入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新建房屋是否将用于出租或销售,是否涉及房地产业务。
2024年以来,公司下游领域扩产节奏放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明显下滑。2024年1-9月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约为14.59亿元及 1.11亿元元,同比下滑 26.44%及 37.42%。
2021至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5.79亿元元、21.78 亿元、31.9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0.50亿元、2.98亿元、3.15亿元。
03
催化企业毛利逆势上升
另一家开放新股申购的肯特催化,主要从事季铵(鏻)化合物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季铵盐、季铵碱、季鏻盐、冠醚等四大系列产品。
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分子筛和电池电解液领域,积累了中触媒、华海药业、万华化学等在分子筛、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企业客户,并进入了永太科技、新宙邦等电池电解质领域知名企业的供应链。
值得强调的是,在同业平均毛利率不断下降的同时,肯特催化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略有上涨。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肯特催化的毛利率分别为27.71%、26.48%、26.23%和27.04%。
营业收入方面,公司预测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约为6.17亿元,净利润约为9351万元,分别同比下跌7.40%,上涨9.75%。尽管营业收入甚至不及2021年水平,但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回升。
2021至2023年,肯特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36亿元、8.08亿元、6.66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8634万元、10959万元、8521万元。
本期责任编辑 倪框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