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读书人的悔恨和烦恼。而对饮酒者来说,最大的痛苦和沮丧,恐怕就是酒到喝时买不到吧?
当然,现在的人可能对想喝酒居然还会买不到有些难以理解,只要有钱,什么酒买不到呀?
有这样的疑惑也很正常,毕竟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充足的年代。但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什么都紧缺,烟酒糖肉等副食品都要凭票限量供应,酒到喝时买不到的情况,可谓司空见惯。
在我的记忆里,曾饱受买不到酒之苦的是我的外公。外公13岁就开始拜师学艺跑江湖,经常出没于各种红白喜事当吹鼓手,虽然地位不高身份不贵,却也是干的吃香喝辣的行当,很小就烟酒茶全会,且都瘾大。喝酒更甚,是早中晚三餐必备,到了晚年,外公曾夸耀说:“我一辈子喝的酒,比好多池塘里的水都多。”可以说,酒不仅喝进了他的胃里,浸进了他的肝里,而且还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喝酒,不只是他的生理必需,更是心理必需。一顿无酒就抓狂,一日无酒就骂娘,三日无酒就躺在床上。1949年前,外公长期在十里八乡地跑江湖,红白喜事都少不了酒,天天顿顿喝酒自然不在话下;1949年后,厉行节俭,移风易俗,再加上破除封建迷信,大办红白喜事的越来越少了,外公他们吹吹打打的班子也就散了。而回家务农,要想天天顿顿有酒喝,的确就难了。
好在外公他们那里田土多,手头相对比较宽裕,再加之舅舅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外公顿顿的酒开始基本还是能保证,但到后来酒也开始要凭票供应了,喝酒就不只是愁钱的事了,更愁的是买酒的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求了个遍,还是有缺口。曾记得先后有那么几次,舅舅托人带口信叫我妈赶紧回娘家去,说是外公病重了。可每次心急火燎赶回去,都是虚惊一场:皆因几天没喝到酒给闹的!不过,要说他这不是病好像也不全对,有一次妈带着我一起去,见到原本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外公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只听平时声若洪钟的他气若游丝地哀叹:“唉,可能活不了几天了,死前连一口酒都喝不上,比临刑的犯人都不如哟。”
买不到酒解不了馋,酒瘾发了偷偷兑酒精喝而喝瞎眼甚至喝死人的事,在那年月时有所闻,因此一大家人都对外公的安危担心不已。幸亏我爸后来在大队代销店当了代销员,手中有了点运作酒的权力和空间,才解了外公缺酒喝的燃眉之急。不过,我爸能提供的只是用烂红苕干烤制的红苕酒,又辣又苦,根本不是外公要喝的那种纯高粱酒。刚开始他没看上眼,只是迫于无奈勉强收下。毕竟酒跟酒不一样,喝起来的感觉完全不同。喝高粱酒时,外公总是哼着小调斟满一杯酒,然后“哧溜”一声喝下,摇头晃脑地回味。而喝这种烤红苕酒,外公总是皱着眉头,喝得咬牙切齿,那痛苦的表情仿佛喝的不是美酒而是苦药。虽然没有享受到酒的美味,但好歹满足了他的酒瘾,让他安然度过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深知外公嗜酒如命,更见证过他无酒喝的惨状,我参加工作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过年送他一瓶好酒。当我兴冲冲把一瓶大曲酒递给外公时,没想到他却不领情:“这酒拿回去你们自己喝,我只喝高粱酒。”我扫了兴,仍不甘心地说:“这酒可比你喝的高粱酒贵多了。”“喝酒你不懂,不添加任何东西的纯高粱酒,才有劲,又不上头。”我近乎哀求:“这曲酒总比红苕酒好喝吧?留下尝尝吧。”但外公异常坚决:“喝红苕酒是逼到没办法了,现在日子好过了,买酒又不要票了,高粱酒尽管喝,那还喝其他酒干啥?”
酒到喝时买不到,我自己也曾经历过。大学毕业前夕,同学们商量着如何聚餐才记忆深刻,有同学提议:“吃什么菜不重要,喝什么酒才关键。同窗四年的告别酒,要喝就喝出点档次级别来,天各一方后,让大家一回想起来还念念不忘。我建议要喝就喝茅台。”此言一出,立刻炸开了锅,太奢侈太铺张是主要反对之声,但也得到部分同学的赞同。原因无它,冷静一分析,尽管其价格比普通白酒高出若干倍,但那时物价毕竟还不太高,大家咬咬牙凑份子还是可以潇洒一把的,更何况这次的意义还非同一般呢。
待到聚餐那天,一大帮人在餐厅点好菜,畅想着待会喝酒的种种美妙,不料派去买茅台酒的同学却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营业员说只有一瓶,昨天被人买走了。”一锅随时准备沸腾的水,原本期待再添一把火,谁知却泼来一瓢冷水,于是,哀叹四起,责怪不断,后悔不迭,归根结底一句话:为什么没有想到先把酒买回来呢?
那次聚餐究竟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一概记不起来了,能记住的只有没能喝到茅台的遗憾。此后,随着物价的不停攀升,茅台让工薪阶层的我与之深情一吻的距离越来越远。1999年,与同事到成都出差,偶遇他的一位老朋友,非要拉着他到家中吃午饭。一上桌,便拿出一瓶茅台酒,边开封边说:“这瓶酒已经存放了好多年,今天老朋友来了,正好开怀畅饮。”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错过,十多年后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得以亲密接触。那不知读过多少遍、幻想过多少次的美酒滋味,马上就要得以验证并品尝了,多少有些兴奋。碰杯一口干,本想把酒含在嘴里慢慢品味再下咽,没想到这一停顿差点让我把酒喷出来,赶紧一口吞下,又辣又呛还烧心,这是假酒确定无疑的了。我瞟了一眼同事,他也正给我使眼色,当主人再倒第二杯时,我们借口下午还要坐车回重庆,酒不能再喝了。主人可能也喝出了这是假酒,便顺水推舟说好好好,下次有机会再好好喝。
有了这次喝假茅台的不爽,更对那次毕业聚餐买不到茅台酒而倍感沮丧。要是当时有备无患早一点去买,或者商店里的库存多一点,那国酒茅台的美妙早该领略到了,何至于被一瓶假酒弄得这样心里发堵。
(作者单位:中国眼镜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