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3月25日,在崇礼区上三道河村育苗棚内,村民们忙着采摘菊花。 武殿森摄“老板,给我包九束菊花。”4月2日,在张家口市区钻石北路的一家花店内,黄灿灿的菊花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花店负责人刘女士告诉记者,店内的菊花来自崇礼区上三道河村。
用鲜花表达哀思更环保,还能避免火灾隐患。随着文明祭扫观念深入人心,上三道河村菊花销售开始走俏。
在上三道河村冷库,记者看到,不时有花卉经销商前来进货。“我们村今年春天收获的万寿菊有20多万枝,集中在清明节前后上市,预计产值超10万元。”上三道河村党支部书记武强介绍,菊花种植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之一,文明祭扫带火了菊花销售,也给村民带来了好的收入。
上三道河村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该村建有3个育苗棚、500个春秋棚。“育苗棚育苗主要在每年的4月至8月,其余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武强说,育苗棚由村经济联合体经营管理,为了让其发挥更大价值,村里决定在闲置时间种植菊花。
“第一季从每年的12月初开始种植,次年3月底采摘,上市时正好赶上清明节;第二季从每年的8月初种植,10月底采摘。”武强介绍,他们根据客户的需求量来种菊花,有了订单的保障,菊花的销售和价格都比较稳定。
从在大棚里种菜,到在大棚里种花,上三道河村民起初有些陌生。为此,村里专门请来了技术员,段志青便是其中之一。“我们开展全程技术扶持,从施肥比例到采摘时机都严格把控,针对万寿菊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对村民开展专项培训。”段志青说。
近年来,上三道河村依托资源优势,成立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经济联合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蔬菜、菊花种植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河北日报记者 郭晓通)